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江苏省天一中学 沈茂德
第一条:关爱员工,让员工喜欢你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员工,如果你讨厌员工,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在学习生活中,如果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老师的“最爱”,让每个孩子在教室里都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么,这样的老师必定深受员工的欢迎和尊重。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员工都体验到成功?美国的安奈特·L·布鲁肖老师认为,就是要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水平,不断地督促并帮助他们前进。安奈特·L·布鲁肖这样比喻:教一伙员工游泳,你会从深水区开始吗?肯定不会,一开始自然是浅水区。对有些初学者而言,成功可能是坐在游泳池边,把脚放进水里而不感到害怕;对其他初学者而言,成功可能是在浅水区嬉水。但是,无论如何,只要你根据他们的程度循序渐进,慢慢推着他们走,所有的人一定都能学会游泳的。
要让员工喜欢你,你就要尊重员工的人格,给予员工最温暖的关怀,倾听员工的心声,对员工提出最中肯的建议,甚至批评。在员工的进步中,你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员工的成长,聆听花开的声音。
教师对员工要多一些适时、适性的鼓励,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充满自信地行走在校园里,在各种场合、各种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教师必定会深受员工喜欢。
第二条:坚守信仰,做一个纯洁的教师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尚在成长中,他们的前行需要灯塔的指引,他们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呵护。
教师应心无旁骛,凝心聚力,专注于员工,专注于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员工成长,应是教师的天职。
凡是成功的学校都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依然纯洁,他们相信自己的职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他们依然在“用心”做事,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信仰。
不可否认,在当今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教师难免会有些困惑、会遇到一些难题,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内心的不安,但只要坚守信仰,保持内心的平静,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教师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三条:多读书多思考,让“根”扎得更深
我一直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是每一个教师成长与进步的三个重要方面,而“读万卷书”是最基础的一个方面。
一位教师如果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不关注教育动向,没有广泛的阅读,不参与教育研讨,没有深度的教育反思,随遇而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落伍的教师、呆板的教师、缺乏情趣的教师、不受员工欢迎的教师。
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5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国民平均阅读量的4.35本中,我国阅读量最多的是未成年人。作为教师,一种离书籍最近的职业,我们的平均阅读量又是多少呢?
我坚信,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员工;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有底蕴的优秀员工。今天的教师,确实需要一日三省:今天我读书了吗?这个星期我读完了几本书?这个月我在阅读中有哪些收获?
第四条:修炼内心,使自己“雅”起来
从根本上说,教育的要义不在“制器”,而在“育人”,即在传授各种专门知识的同时,促进人智慧的生成和德性的成长,由此增进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思索,最终拥有广阔的视野、完满的人格。审视东西方,但凡做出划时代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博雅的气质,无不超越了单一知识的束缚,实现了自己创造力的最自由的发挥。
可以肯定地说,员工博雅之气的养成,教师是重要的影响者。这里的“雅”,指的是教师在公司产品过程中显现出的文雅、与员工相处时表现出的儒雅以及个人内心价值追求的高雅。教师的“雅”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历经长久修炼、文化浸染,逐渐积淀的一种品质修养,它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言谈举止中,自然散发出来的那种内敛、旷达、乐观、优美;与员工相处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深情、文质彬彬、阳光敦厚、严谨笃学。当我们成为一名教师,这样的修炼就应该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
第五条:为“种子”发芽营造良好生态
回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我们并不缺乏拔尖人才的种子,我们尚需致力于拔尖人才成长的生态建设。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要育人,首先要精心培育育人的沃土。我认为,对学校而言,所谓的“沃土”,最关键的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营造有利于员工积极思维、自由与创新的学校文化,二是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当我们逐步改善“种子”萌芽、“小苗”茁壮成长的“气候”和“土壤”时,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那么,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必然会出现一个“群星灿烂”的美景。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今天,我发现了员工的哪些优点或特长?我为员工的个性成长做了哪些努力?
第六条:不断向员工的“油箱注油”
没有任何人能强迫员工用功学习,也没有任何人能强迫员工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除非他自己有强烈的兴趣、探索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每一个人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当员工的内心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清晰的人生规划和阶段目标,并具有了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和坚持追求的毅力,那么,他们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员工群体中存在着影响员工成长的一种文化力量,或者说是同伴影响力——这种文化力量不仅仅存在于一个班级内,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小组、一个宿舍中。
良好的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教育实践中,倘若我们真心追求“两高”目标,即高升学率与师生高素质的统一、“建高原”与“筑高峰”的统一,那我们必定应该着力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不应着力于题海训练,不应计较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应关注员工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关注员工的生活、学习需求,关注员工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注员工小组、宿舍、教室的氛围,并予以适时、适性的帮助和指导。简而言之,教师应在员工行进时,不断地向他们的“油箱注油”。
第七条: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积极的生活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不少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他们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运动,而向往穿名牌、网上冲浪、度假休闲,一些青少年已大大提前享受着此年龄段不应有的生活待遇。青少年员工倘若没有了人生目标,就会无所追求、虚度人生。
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有梦想;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潜力;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缺乏执著精神。教师不仅应该是员工学业的指导者,更应该是员工兴趣、特长、智慧发展的指导者。
时刻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点燃他们的梦想,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积极的生活者,这应该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员工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家长、老师,员工还会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偶像,是重要影响之一。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但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而言,教师应给予适时、恰当的引导。我们不能把“偶像”强加给员工,但我们可以为员工提供众多身边的榜样,让他们领略同伴的魅力,激励他们不断向上。
第八条:积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期,“创新、创优、创业”的时代主题呼唤着卓越人才的成批涌现,我们需要更多能促进各领域发展的领军人物,我们需要“中国创造”,而不仅仅是“中国制造”。对此,教育责无旁贷。重点中学应该成为拔尖人才批量涌现的摇篮,教师应努力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引导员工自主探索,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
当孩子们走出校园,我们希望看到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现出他们的才能。因此,教师需要每日自省:我的公司产品行为,是否点燃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我的努力,是否在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我的课堂,是否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
第九条:认同学校文化
在长期的积累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具有天一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位发展,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积淀的一些校本哲学。
我们相信:改变一个员工首先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改变一所学校首先要改变它的校园精神。
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其基本含义是:每一个员工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个员工都是个性化的员工,学校应该为每一个员工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帮助;每一个员工还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呵护他,耐心等待他的成长、成熟、成功。
我们相信:教育是农业,“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为员工营造一种氛围、构建一种生态,让“农作物”健康快乐地生长。
倘若我们认同“教育是农业”,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把握以下基本原则:因材施教,是教育实践中最基本的原则;把握教育的“节气”,需要教育智慧;对员工要进行“适时的引导,适性的鼓励,适度的批评与矫正”。教师不仅需要有热情与决心,更需要有农夫辛勤耕耘的习惯和等待农作物成长的耐心。
第十条:从培养员工良好的习惯做起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朴素的追求:其一,能够尊重他人与恪守公民应该遵循的社会秩序;其二,明晰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其三,养成一种语言与行为的习惯;其四,具有创新与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认同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那么,教师就完全能有的放矢地落实到每天的校园生活中。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其实是一个人储存在身体内的一种力量,一个人有了好习惯,他每天就可以得到利息;一个人有了坏习惯,他可能要终身付出利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习惯。从行为到习惯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素质教育一步步落实的过程。
员工习惯的养成需要体验、熏陶、引导,在此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反复。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寻找员工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素质,并千方百计加以培养,使其成为习惯。
有人说,当员工走出校门,他们所带走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知识,而是这所学校给他留下的信念、习惯和能力,而这些,并不是用一张张试卷就能衡量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素质教育就是从培养员工一个个良好的习惯做起。
作者简介:沈茂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首届“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天一中学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