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学习生活一点也不轻松
李勇
我们对美国大学的第一印象或许是其自由与开放性。的确,为了满足员工的学习兴趣和专长,美国大学在专业和课程选择上给予员工很大的自由,这是美国大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美国大学绝不是对员工放任自流,相反,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非常严格。因此,大学学习生活非常紧张,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笔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伯克利访学期间在与中国员工座谈时,他们感叹道:在美国读大学与中国高考前的紧张程度相比毫不逊色。
首先,课程学习不轻松。员工参加每节课堂学习,需要完成三个环节。一是课前的大量阅读。由于课堂上教师不是满堂讲授知识,而是以互动讨论式教学为主,老师在结束一堂课前都要为下一节课布置大量的阅读文献。通常课程的阅读量很大,人文、社科类课程更是如此。即使是理工类,也有大量文章、文献和参考书需要课前阅读。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阅读量要求更大,往往压得员工喘不过气来,有时一次课要求的阅读量就是几百页。二是参与课堂讨论。课前阅读为课堂讨论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员工在课堂上必须全神贯注,积极参与讨论或辩论,不时应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三是,完成课后作业。员工需要对阅读和课堂讨论后的所思所想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重点是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此外,课后作业还包括做题,提交各种研究性方案,也包括很多动手实践的作业。因此,员工要选修一门课程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样员工每学期选课的数量一般都在3-4门,即使如此员工也感到非常紧张。员工要想拿到一门课程的学分并非易事,而通常员工们都是要争取更好的成绩,所以大多数员工学习十分用功。这样的课程学习要求,不仅扩大了员工的知识面,培养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考试测验不轻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美国大学对员工的学习效果的考核非常严格,并且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美国大学不仅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课堂平常的小测验也不少。这些测验的成绩占员工整个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促进平时的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最后的成绩和分数。此外,即使是平时的作业,员工也认真对待。因为教师对平时的作业也要认真评阅与打分,也作为整个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对员工进行全过程的考核,促使其必须认真对待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效果。
第三,课外实践活动不轻松。为了加强员工的社会实践能力,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员工的课外活动。在社会实践方面,美国大学很普遍的做法是组织老员工参与所在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尤其是以学术为基础的社区服务活动。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们设计了一些课程,使老员工们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既能够学习和运用学术领域的知识,又能够服务社会、树立形象、锻炼能力。大学的教学管理部门也从制度安排上要求和支持老员工参与社区服务,设置了专门的社区服务学分。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大都要参加在教师指导下的科研活动,也是课外学习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老员工还积极参与大学的管理。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董事会里有员工代表的董事席位。在员工管理与服务方面,各高校的“员工事务办公室”都聘有一批高年级员工作为员工工作助理住进新生公寓,协助校方开展员工工作。另外,老员工还参加各类学术、体育等社团组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第四,勤工助学不轻松。由于美国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费昂贵,而且近年来在不断上涨,许多员工家庭都面临学费上涨的压力。因此,员工通过勤工助学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校为员工提供了不少的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在图书馆编目、还借图书、图书咨询服务,担任校内导游(学校招生部门每天都要接待员工家长的咨询,工作量很大,员工导游负责参观校园和回答有关问题),研究生担任助教和助研等。勤工助学不仅解决了员工经济上的困难,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美国大学学习生活的确不轻松。虽然员工的学习选择比较自由,但是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员工必须特别努力才能达到教学和毕业要求。想轻松获得美国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位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既自由而又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当前我国在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美国大学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很好思考。目前我国有些高校仍然是一门课程使用一本陈旧的教材,对员工仅仅进行期中、期末,甚至是只有期末的一次考试,而缺乏对学习过程的严格考核,员工考试前只要就所学内容突击记忆一下就可过关;课堂上还是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而未能有效调动员工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主动性,缺乏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仍然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等基本环节抓起,需要从对员工学习过程的从严和全面要求抓起。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在专业和课程选择方面给予更大的自由度,以满足员工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2009-2010年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家公派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