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解读
2010年4月,江苏省体育局会同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民委、民政厅、农委、卫生厅、统计局、总工会等九部门联合发文,在全省13个省辖市正式启动江苏省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并于2011年10月20日正式公布监测结果。为方便公众了解监测结果,现对相关数据予以解读。
一、活动背景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等10部委的统一部署,为系统掌握我省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010年4月,江苏省体育局会同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民委、民政厅、农委、卫生厅、统计局、总工会等九部门,在全省13个省辖市正式启动江苏省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于2011年10月20日公布监测结果。
二、活动内容
此次体质监测对象为3岁—6岁的幼儿、20岁—59岁的成年人和60岁—69岁的老年人,监测内容包括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方面体质指标检测以及与体质状况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问卷调查。
监测工作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13个省辖市抽取监测对象,完成有效数据的采集400多万个,全部有效样本量为37106人。
三、我省国民体质总体状况
2010年,我省抽样人群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和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即总体达标率和优秀率分别为91.4%和17.4%。其中,幼儿(3-6岁)人群达标率和优秀率为93.2%和10.7%,成年甲组(20-39岁)人群达标率和优秀率为91.7%和21.5%,成年乙组(40-59岁)人群达标率和优秀率为91.1%和19.1%,老年(60-69岁)人群达标率和优秀率为87.7%和12.5%。
2005我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总体达标率为91.5%,与此相比,我省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总体达标率基本保持稳定。幼儿达标率较2005年上升了3.2%,但是成年人和老年人达标率都出现了下降,成年甲组和成年乙组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2%和1.7%,老年人下降了2.1%。这一结果表明我省抽样人群的总体体质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但三人群体质水平变化并不均衡。
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9月2日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抽样人群的总体达标率为88.9%,其中幼儿为92.9%,成年甲组为88.4%,成年乙组为87.6%,老年人为86.4%。与之相较,我省抽样的各人群达标率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继2005年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再次公布了反映各省综合体质水平的体质综合指数。本次结果显示,我省的体质综合指数为104.5,较2005年下降1.2,仍居上海之后,列全国第二位。
四、各人群体质状况
1、幼儿(3-6岁)
身体形态:本次监测结果表明我省男性幼儿的身高均值为111.9cm,女性幼儿平均身高为110.4cm,分别较2005年增加1.0cm和0.96cm,同时体重均值也分别增加了0.53kg和0.44kg。值得关注的是,男女幼儿的肥胖率达到了17.4%和7.6%,较2005年上升了2.6%和1.8%。
身体素质:幼儿素质指标总体趋好,反映速度和下肢力量的10m折返跑、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3项指标好于2005年,但反映上肢力量的网球掷远较2005年有所下降,反映平衡能力的走平衡木也有所下降。
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公布的全国幼儿各指标均值比较,可以看出,我省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年龄男女幼儿身高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值1.5cm至2cm。但是应引起注意的是,我省幼儿的素质指标多数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3至4岁的幼儿。
总体说来,我省幼儿体质水平提高。呈现出生长发育较好,素质指标虽有提高但相对较差的特点。同时,幼儿肥胖率的增加应引起注意。
2、成年人(20-59岁)
身体形态:与2005年相比,男女性身高变化均不大。女性的体重也较为接近,但是男性体重出现增加,主要是40岁前的年轻男性增加幅度较大。与2005年相比,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男性超重和肥胖率分别达到了41.7%和13.1%,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1.6%和2.8%。女性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0%和7.8%,较2005年分别上升了0.8%和0.5%。
身体机能:反映身体机能的主要有台阶指数和肺活量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与2005年相比变化幅度不大。
身体素质:评价成年人素质状况的指标共有握力、坐位体前屈、纵跳、选择反应时、俯卧撑/仰卧起坐、闭眼单脚站6项,在本次监测中发现,除俯卧撑/仰卧起坐外,成年人的另外5项素质指标不同程度出现下降。其中握力、纵跳、选择反应时3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比较大。与40-59岁年龄段相比,20-39岁年龄段的成年人素质指标下降幅度更大,而女性更为显著。
与2010年国家监测的各指标均值相比,我省成年人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肺活量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心脏功能的台阶指数总体上略低于全国均数。素质指标中,除了背力外其余各项指标基本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总的来看,成年人的体质状况较2005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除机能指标外,形态和素质指标的下降都对成年人的体质状况产生了影响。
3、老年人(60-69岁)
身体形态:男女性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14.1%和18.8%,较2005年分别上升了1.8%和2.3%。
身体机能:老年人的机能指标只有肺活量一项,从本次监测结果来看这一指标变化幅度不大。
身体素质:评价老年人素质状况的有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选择反应时和握力4个指标。本次监测结果显示,4个指标中除闭眼单足站立外,其他3个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选择反应时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13.8%。
老年人总体的体质状况较2005年有所下降,比较突出的表现在素质指标的变化上。
与全国均数相比,我省老年人的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肺活量明显较高,握力、闭眼单脚站也高于全国均值,但是体前屈则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选择反应时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综合来看,我省成年人与老年人体质呈现出心肺机能保持稳定,肥胖增加,身体素质高于全国水平但出现下滑的特点。
五、我省国民体质变化特征
1、整体体质水平稳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第三次国民体质的总体达标率为91.4%,与2005年总体达标率持平,表明我省抽样人群的体质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我省各人群总体达标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5%,表明我省总体达标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幼儿、成年、老年三人群达标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成年甲组和成年乙组的达标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和3.7%。全国体质监测结果还显示,我省2010年体质综合指数为104.2,较2005年降低1.2,但在全国仍居第二位(位次与2005年相同)。
2、幼儿体质水平有所提高,但多项素质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2010年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2000年第一次国民体质监测以来幼儿身体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身高、体重、坐高指标均值较2000年、2005年都有增加,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幼儿大多数素质指标较2005年也有所提高,总体体质状况趋好。但应引起注意的是我省幼儿的多项素质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肥胖率有明显的增加。
3、成年与老年人群体质呈下降趋势
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基本保持稳定,但肥胖率持续增加,素质指标出现下滑,体质水平有所降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体质状况与2005年相比,呈现出优秀率降低,达标率也降低,而不合格率上升的趋势。成年人中20-39岁育龄女性人群的体质达标率下降幅度最大,老年人的下降幅度较成年人更为明显。
4、城乡差别呈现出减小的趋势,但老年人体质城乡差异有所扩大
我省抽样人群的体质状况依然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城镇幼儿的体质优秀率和达标率比农村幼儿分别高1.5%和1.7%,2005年这一差异是4.1%和2.4%;成年城镇人群的优秀率比农村人群高出9.6%,达标率比后者高4.5%,2005年这一差异是14.7%和9.5%。城镇老年人的体质优秀率和达标率比农村老年人分别高9.9%和10.3%,2005年这一差异是10.2%和4.9%。
对比可见,我省成年人和幼儿的城乡差异显示出减少的趋势,只有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城乡差异较2005年有所扩大。
5、幼儿、成年、老年三人群的肥胖率持续增加,问题突出
2010年监测,全国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9.9%和13.0%,比2005年分别增长1.9和1.7个百分点。在我省2000、2005、2010年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幼儿、成年人、老年人三个人群的肥胖率无一例外地呈现出增加趋势,见表9。10年来幼儿的肥胖率几乎增加一倍,成年人和老年人肥胖率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作为社会的主体部分,2005-2010年,成年人群和老年人群的肥胖率增加的速度大于2000-2005年。
同时,我省的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老年人群不仅肥胖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增速也要高于全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