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的教育改革

[发表时间]:2011-11-09     [浏览次数]:

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的教育改革

2011-11-04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宝山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它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标,是引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路灯。

  纵观世界发展史,文化始终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任何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都需要两条腿走路,即物质文明的硬实力和精神文明的软实力两者兼有。若硬实力不足,可一打就垮;若软实力不行,则不打自垮。我国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铸就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然而,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瓜分、蹂躏,此后百余年间,中华文化民族期盼着新的蜕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已经大大增强。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任务,是把全面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深入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紧密结合,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引领我国教育的改革。

  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引领教育改革,需要深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继续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推进的强大动力。教育需育人为本,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要改革创新,教育的发展,其根本出路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引领教育改革,需要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继续坚持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教育需公平为先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教育要质量为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用社会主义文化引领教育改革,需要继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教育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需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情教育;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法制宣传教育。

  文化是民族兴衰的血脉,教育是国家成败的脊梁。从幼儿教育开始,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的东方大国将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这将得益于社会主义文化引领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