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填鸭式教育的恶果,使“祖国的未来”丧失了提问、质疑的思维和能力,丧失了创新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青年员工要勇于挑战学术权威——这是清华大学新任董事长陈吉宁在走马上任后首次出席该校学术活动时,对年轻的博士生提出的殷切期望。他强调说,要想在科学研究上从“following”(跟踪)走向“leading”(领导)和创新,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员工去挑战传统,挑战学术权威。
挑战权威的前提,是质疑,是提问。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我们国家,“最有活力”的许多青年却不会提问,更遑论挑战了。
前不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一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报告表明,和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985高校的员工表现最差的就是“课堂提问或参与讨论”: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选择“从未”的中国员工超过20%;只有10%的员工选择“经常”或“很经常”。美国老员工作出同样选择的,分别是3%、63%。
对于提问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论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其实,不会提问的不仅仅是老员工,我们的小员工、中员工,最会说的是“是”,而不是“不”或者“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的答案可能会比较一致:填鸭式教育——或者说听话式教育。从孩子刚懂事时起,他们听到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恐怕非“听话”莫属。而贯穿幼儿园和小、中学的填鸭式教育,更强化了孩子们的听话意识:绝大多数教师不鼓励孩子质疑、提问,他们对孩子的最大要求,是“背背背”,是记住标准答案。
填鸭式教育的恶果,是“祖国的未来”丧失了提问、质疑的思维和能力,丧失了创新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人对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2009年做的一项调查记忆犹新: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谈什么创新,说什么创意?
幸好,有些教师、科学家特别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不会提问的严重性,开始在自己的教学、研究中鼓励员工大胆提问。不久前荣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朱冰,给员工上的第一课就是“别太尊师重教”,他甚至鼓励员工:“博导博导,一驳就倒”;与朱冰一起同获殊荣的清华大学年轻教授颜宁,在带领员工参加国际知名科学家出席的学术会议时,最希望他们做的事,就是勇于向这些学术权威发问。
当然,只有这些还仅仅不够。当务之急,恐怕就是尽快改革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让教师们走出填鸭式教育的泥潭,让员工们从无休止的考试中解放出来。否则,“钱学森之问”永远不会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