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减负:为了员工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发表时间]:2012-07-31     [浏览次数]:

一切为了员工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 《中国教育报》“热点大家谈·减负”系列报道综述

  今年3月,《中国教育报》编辑部收到了一封黑龙江省某地员工家长联名写来的信,反映当地一些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孩子学习负担过重。为了摸清当前中小员工负担究竟有多重,本报记者深入北京、南京、广州等地展开调查。

  5月18日,《中国教育报》在一版重要条位开设“热点大家谈·减负”栏目。截至目前,已刊发调查篇、讨论篇、专家篇和经验篇,共32篇。

  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不少地方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网友等就此展开讨论,众多读者纷纷向本报来函来电,或通过中国教育新闻网开辟的讨论专区,畅谈感受和建议。同时,为广集众智,凝聚共识,本报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举办了“减轻中小员工过重学习负担”研讨会,为破解减负难题建言献策。

  减负不能“学校减负、家长加负”

  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出台了各种“禁补令”、“减负令”,也采取了许多治理措施,但在全国不少地区,在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百姓之间,产生了许多观念、认识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使减负举步维艰。

  从全国范围来看,减负由过去学校课业负担减不下来,转向了“学校减负、家长加负”,一些地区的减负甚至出现了“学校减负、校外培训机构层层加压”的“一头紧另一头松”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

  对于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各地各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一方面以强硬措施摒除市场化、产业化对教育的严重影响,切断商业机构向教育领域渗透的管道;另一方面,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拧紧校内外减负的政策“发条”。

  “中小员工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必须全社会合力来解决。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教育基础条件,营造员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的氛围,推动员工全面发展。”辽宁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的邱连波认为,中小学要依法规范办学,更新教育思想;开展形式多样对家长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员工课外学习、生活,优化家庭教育,做好家庭减负。

  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认为,政府部门要实施有效减负,就必须对这种损害教学秩序的商业行为有切实的抑制措施,关键是要“动动”某些既得利益阶层。

  事实上,“校内减负、校外恶补”现象已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注意。2012年初,辽宁省明确由省教育厅等13个部门负责协调解决中小学减负,并将减负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辽宁省规定,取得文化课补习班办学许可的培训机构,课时量设置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员工身心健康需求。其他办学机构不得擅自扩大办学范围,开展文化补习,并且强化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年审制度。

  减负绕不开人才观、评价观的改变

  在许多人看来,员工学习负担过重,责在考试指挥棒。但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副董事长马东宝认为:“关于中小员工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尽管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教育评价和人才选拔机制常遭人诟病,但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支撑现有教育评价和人才选拔机制的,是更为广泛且更为深层的相对单一的人才观、成功观和评价观。”

  在记者调查时,广州一位温姓家长说,其女儿学音乐已有5年,但并非出于兴趣爱好,主要还是为“小升初”时多一条上名校的捷径。“如果孩子没有上好的小学、重点中学,不仅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的几率小得多,而且孩子将来的就业层次、工资报酬、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等方面普遍比名牌大学毕业的员工弱势得多。在这样的现实下,家长只能屈从于现实。”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认为,导致当前减负越减越重的原因在于,社会重学术轻技术、重干部轻职工的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分配制度不公,使社会的激烈竞争转移到了教育上,这种心态又倒逼各地官员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它作为政绩指标。在教育内部,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择校成风,加上在各种评价制度的指向下,许多教师因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只依靠增加练习,增加作业来提高考试成绩。因此,要真正减负,需要全社会努力,在规范各种竞赛和评奖活动、规范校外补习教育市场、改革评价等制度上下功夫,开展综合治理。

  对于如何有效减负,一些地方也探索出了不少经验。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一方面通过组建教育督导巡视团,严查超时上课、海量作业、反复考试等违规办学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成立集咨询、投诉、社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惠民服务中心,促使教育部门和学校直面矛盾,解决问题。

  教育的价值终点依然是员工长远发展

  其实,减负不只是简单的“减作业”,终极追求依然是促进员工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如果学习影响员工身心健康发展,使员工的兴趣爱好、自信心遭受破坏,这样的学习无疑负担过重。

  员工学习负担过重究竟表现在哪里?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董事长、化学特级教师罗滨认为,首先是学习时间延长,主要是课外学习时间延长,这导致员工课内主动学习时间减少,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其次是考试太多,周考、月考、联考和模拟考等频繁,作业太多,而且是超范围、重复性的;再其次是以提前学、超前学、大家都学一样的为特点的课外班。

  将减负作为改善教育民生的突破口,是2012年辽宁省的一项政府决策。在年初召开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上,辽宁省政府决定从2012年春季开学起,全省严格规定小员工、初中生、高中生在校学习时间以及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而且对违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认为,在减负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教与学的策略研究,加强对员工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保护员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员工独立思考、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