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让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有多难?

[发表时间]:2013-04-24     [浏览次数]: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对青少年员工阅读现状进行调查——

让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有多难?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对小学、中学、大学3个学龄段员工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图书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阅读纸质书的员工人数开始减少,爱读名著的员工也越来越少,而且随着学龄的增大,员工的阅读率反而在不断下降。

  小学是引导孩子读好书的关键时期

  随机采访中,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四年级员工王彦婷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喜欢读书,尤其是对《淘气包马小跳》这样的儿童小说爱不释手,但是一碰到名著就头疼,“只有老师把名著作为必读书目要求我们看时,我才会去读。”而南京市锁金村小学六年级员工范钰则更爱看漫画,不过在老师的推荐下也偶尔读一些世界名著。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七成小员工经常阅读的书籍集中在科普、卡通漫画及故事类书籍上,只有三成小员工偶尔会读名著,五成小员工表示对名著“不待见”。

  在南京市新华书店,一位先生准备给他一年级的孩子挑选一本加注汉语拼音的《格林童话》,“借助拼音孩子就能慢慢开始自己读书,而童话能引起她的兴趣。”当孩子进入小学后,教师和部分家长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独立阅读,他们的阅读生涯也从此开启。记者发现,许多喜爱读书的小员工,其父母大多数会经常陪孩子一起阅读,而教师和父母都会为孩子推荐一些名著书籍。此外,由于小学阶段孩子独立拥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相对较少,他们读书仍然以纸质书为主。

  “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小学阶段的孩子读过的名著不是太少。”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连云港师专一附小副董事长汪燕认为,与初高中生相比,小员工的课业负担不算重,而这个阶段正是引导孩子阅读的关键时期,“孩子爱不爱读书、爱读什么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引导,陪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对养成孩子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多读书对一生都有益

  小尚(化名)是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二员工,从小就是“书虫”,尤其爱读中外经典名著,但是自从上了高中之后,她离心爱的书籍越来越远。记者从不少中学教师中了解到,现在的中员工课业压力非常大,每天沉浸在无尽的题海中,只能偶尔看看课外书。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我国高中生每周用在阅读上的时间达2至4小时的约占35%,随着年级的升高,每周阅读时间不足2小时的人数逐渐增加,3.7%的高中生表示“根本没时间看课外书”。

  但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记者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我们提倡‘少做题,多读书’,打造‘终身阅读者’。”锡山高中董事长唐江澎向记者介绍了该校的做法:不仅每2周从常规文化课时中拿出连续的2个课时供孩子阅读,还在每一间教室里打造“图书馆”,并且在学校图书馆里开辟浅阅读区,员工无需办任何手续就可自由带走书籍。

  在锡山高中浓郁的读书环境中,高三员工也不会因为复习迎考而占用阅读的时间,他们早已养成了“以阅读为食”的习惯。“多阅读的高三员工并不会因为做题时间减少而影响成绩,相反,长期阅读的孩子在考试中依旧能够展现出比一般孩子更多的智慧。”唐江澎说。

  强制力可能会带来兴趣

  近几年,图书馆占座现象已悄然成为各大高校的“图书馆文化”。“可是去占座的同学大部分不是考托福、雅思的,就是去做作业的。”不少老员工告诉记者,每学期一到考试前夕,图书馆里就人满为患。如今的大学图书馆,俨然成了员工们的自习室,图书馆内的书籍却成了真正的“藏书”,少有人问津。

  章婧婧是南京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员工,空闲时喜欢去图书馆看看小说和散文,但像她这样真正去图书馆读书的老员工并不多。“大家都有电脑,空闲时间大部分同学都在寝室上网、打游戏或看电视剧,对读书没有多大兴趣。”章婧婧告诉记者,即使是看书,大部分老员工也是用手机看网络小说,“不少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看书很方便,随时随地都能看,没必要大老远去图书馆借书。”据记者了解,部分老员工利用智能手机的先进功能,整天沉浸在微博、微信、QQ中,除了写论文时会去图书馆借书,4年大学过完,一本课外书没读过的十分常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根据专业的不同,老员工的阅读量也有较大差异,文学专业员工的阅读量相对其他专业员工来说要大得多。“这是专业要求的强制力所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刘老师告诉记者,跟电视、网络相比,书籍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要小得多,对员工的吸引力就弱。“不少员工不去读书,不是因为书不好看,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过这本书,因而产生不了兴趣。当某种强制力迫使员工去了解这本书时,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刘老师认为高校可以硬性要求老员工参加各种读书活动,“这对员工阅读还是能起到较大促进作用的。”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