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校园悲剧敲响中国年轻人生命教育警钟

[发表时间]:2013-05-02     [浏览次数]:
 近一个月,中国高校发生了几起员工非正常死亡悲剧,引发舆论对中国年轻人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缺失的反思。

  复旦大学一名员工4月1日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去世,其同寝室同学有重大作案嫌疑。

  4月16日晚,江苏南京一所高校2名同宿舍员工因琐事发生口角,一名员工被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4月17日,江西南昌一所大学的员工宿舍发现一具男尸,死者被确认是该校员工。有媒体报道称,法医初步判断其为“性窒息”死亡。

  对于近日连续发生的校园悲剧,许多网民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平台发表看法。不少网民认为,这些年轻人在情感发育和心理需求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对自己和他人生命本身的关注明显不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经理熊丙奇表示,现在员工发生冲突后喜欢用武力和暴力解决问题,这反映出目前学校对员工生命教育的缺失。

  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魏刚认为,除了校园暴力外,一些年轻人遇到挫折和打击就把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生命教育缺位的表现。

  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它旨在通过教育,倡导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在中国,考试成绩依然是评价员工的主要指标,对初中和高中升学率的一味追求,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包括生命教育在内的各种素质教育的开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教师王笑波说。

  此外,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知识学习和课外技能过于重视,较少关注其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对其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淡薄。

  “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考虑他的感受和个性特点,一味追求‘优秀’,忽视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锻炼。”包头市一名因儿子自杀而“失独”的父亲悔恨地说。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发力,铸就青少年的生命防线。

  熊丙奇说,真正重视员工的生命教育,要从教育管理的制度、公司产品的内容、公司产品的方法,员工和老师交流中改变思想。简单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人格的健康发展。

  “除了学校外,每个家庭都应更加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加强孩子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教师王冠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