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论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作者李冬莲

[发表时间]:2013-06-10     [浏览次数]:

论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作者李冬莲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一代体质强壮、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知识渊博的创新型跨世纪人才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老员工喜欢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做了问卷调查,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针对老员工喜欢的体育教师性格、类型等,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和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本文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过一项简单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老员工喜欢怎么样的体育老师,在“性格”“类型”方面给员工进行填写,问卷结果归纳如下:
  老员工喜欢的体育教师
  风趣幽默的教师
  有真才实学的帅气、漂亮教师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员工充满爱心的教师
  开朗、宽容、豁达的教师
  严父慈母型的教师
  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教师
  与时俱进的教师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来看,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归纳起来其实有四个方面:即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丰厚的现代科学文化素质、扎实的专项业务素质(专业素质和科研创新素质);而教师的能力包括有教学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道德素质
  1、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政治思想品德
  政治思想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强的民主法制纪律观念、突出的政治进取心和责任感,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高校体育事业的逢勃发展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地在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奉献。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从古自今,教师既是员工学习文化知识的启蒙者,又是员工思想品德的塑造者,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员工的成长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树立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深得员工的钦佩和爱戴, 让老员工将教育要求自觉地内化为主观需求, 并将体育教师的人格特征当成自己人格形成的参照,教师这样才能以其良好的文明修养通过体育教学过程渗透到课堂上,使自己成为员工和社会的表率。
  2、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的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由于体育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场所和教学形式不一样,在运动场所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解和示范对员工进行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传授,教师的作风、言行、仪表,道德情操等都是在员工学习范围内,而员工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和方式来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因此,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又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以员工为本,关爱每一个员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面对新的挑战,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员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
  (二)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代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生学科的不断涌现和旧学科的日益不断地融合、碰撞与交叉,使得一些新信息、新理论、新观点、新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体育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要理性地对体育文化知识的判别, 及时把握当今体育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体育教学的最新方法,用广博的基础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一套新兴体育科学与边缘体育科学的知识体系。只有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任务,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
  在这个知识多元化的时代,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是21世纪社会发展和进步对高校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各学科的知识体系的分化和综合都尤为突出,体育科学也已经超越其传统的教育学和医学保健理论的范畴,日益成为综合现代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社会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学。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除了有体育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外,还要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在不断提高更新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掌握新兴体育科学与边缘体育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信息时代与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步。
  二、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教师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条件、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 决定每个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其中教学表述能力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示范、表情和姿势等的表达能力,因为语言是所有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知识传输的主要工具, 体育老师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语言表述能力的优劣能直接影响到员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吸收,正确的示范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形象、最直接、最具有指导作用的教学手段,示范动作的好差程度能直接影响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由于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的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评价等能力。
  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体育课堂教学也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选项课教学的俱乐部形式的教学与训练已经成为各高校体育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形式,组织老员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以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外组织管理能力、指导能力--既要有组织管理老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又要有带各个项目运动队训练、参加校内外体育运动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加强对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的学习和研究, 还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竞赛知识、竞赛编排等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
  科研水平是衡量每一位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我国的教育现状是“科教兴国”呼唤“科教兴体”,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体育科学研究。因此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体育教师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应当树立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科研工作的责任意识,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在具备精湛的体育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了解和掌握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和研究动态,运用闲熟的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积极投身到体育科研的活动中,把体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浓缩和升华为精辟的科学理论,并用总结和高度提炼出来的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争当一名能胜任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4、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和创新。高校体育教师要担负着培养21世纪高素质新型人才时代重任,因此必须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更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员工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观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当一名锐意改革的创新型人才。
  三、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对策
  1、抓好各高校体育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学习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2、学校要加强团队队伍建设,注重高校体育教师的再教育
  学习提高的方式很多,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访学、在职进修、参加各种进修班和培训班等途径来学习新知识、接受学科的新信息,了解世界体育科技发展的新信息和新动态,拓宽视野,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治学法,通过这些学习渠道有效地更新和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争当学科带头人,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培养跨世纪的新型合格人才,服务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加强个体的自我学习与完善
  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不是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外出进修学习,因此,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充电”。对于承担教育重要使命的高校体育教师来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更新,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包括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修养、有自己的业务专长,有适应在自己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和外语水平,有现代科学知识的素养,与时俱进,不断的自我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四、结束语
  面对充满挑战的21世纪,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已刻不容缓,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是加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关键所在。高校体育教师应站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体育教学改革日新月异的高校体育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