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幼儿园发生的一系列人身伤害案件,让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社会、家庭高度关切的问题,甚至有“谈安全色变”的恐惧。为此,幼儿园加强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每天,幼儿园门口有身穿制服的警卫手持警棍守护,幼儿园门墙、桌椅的棱角全部用软布进行了包装,地面用塑胶进行了软化,幼儿户外活动时全班老师全部出动看护,幼儿园的远足活动取消了,社区参观也放弃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时的幼儿园成了一个笼子,把幼儿紧紧关闭在了狭小的空间内。
有了这些紧密的防护措施,幼儿的安全是保住了,可是,孩子的心灵却也被这些过度保护束缚住了。孩子的脸上没有了天真烂漫的笑容,失去了欢乐奔跑的欲望,没有了对大自然的那份亲近与热爱,没有了对社会的好奇好问。这些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对孩子的成长是失是得,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人的心灵没有大自然的滋润是不会丰盈的,缺少对社会感知的心灵是枯涩的。对孩子的保护是必需,也是必要的。但如果保护过度的话,却有可能束缚住了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使孩子的脸上没有了天真烂漫的笑容,失去了欢乐飞奔的欲望,没有了对大自然的那份亲近与热爱,没有了对社会的好奇。
作为一名基层学前教育工作者,笔者接触最多的是乡村幼儿园。每次去乡村幼儿园,我最愿意看的就是农村孩子那欢快雀跃的身影,他们欢快地奔跑、迅速地躲闪、自如地平衡、飞跃地攀爬。这些,如一幅幅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象,常常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因为我感觉到,这才是孩子真正的天性。
安全,固然重要,但还孩子一个自由飞翔的天地,更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社会的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带领幼儿去自然中探索,去社会中感知,是园内一切教育资源都比拟不了的,即使园内有丰富的自然角也都无法替代。所以,幼教工作者要把大自然、社会等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及实施措施,积极创造让孩子接触自然、亲近社会的条件与机会。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也要学会适当放手。活动时可以适当拉开距离,让孩子能自由奔跑,给孩子心灵自由飞翔的天地;孩子摔倒了不要抢先去扶,让孩子试着自己爬起来;鼓励孩子尝试一些冒险的小举动,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敢于攀高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孩子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挫折会不断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教师还可以适当创造一些机会,让幼儿在一些小挫折中学会坚强。如:起风了,下雨了,不要停止正在进行的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风中、雨中接受困难的磨炼;幼儿在活动中突然磕出血了,也不要慌忙呵护,而要让孩子学会在突如其来事情面前保持淡定;食谱中,偶尔穿插几顿粗茶淡饭,让孩子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孩子在饱受饥饿……这些挫折虽小,但对孩子一生的心灵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
孩子健康的身体重要,而健全的人格和心灵同样重要。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学会放手,给孩子一片心灵自由飞翔的天地,让他们身体和心灵同步茁壮成长。(作者系山东省宁阳县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