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进入暑期,但日前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的教室里,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考生——500余名参加2013年全国少年击剑赛的小运动员们,在这里进行了赛前文化测试。这也是击剑项目连续第二年开展运动员赛前文化测试工作。
督促孩子“加把劲” 感觉“比去年好很多”
来自苏州体校初二年级的白昌辉是第二次参加考试了,去年因为文化不过关,他遗憾地与比赛擦肩而过。他坦言:“去年参加的时候感觉很憋屈,觉得为什么体育竞技项目还要再加上文化考试。”经过一年调适,白昌辉感觉“比去年好很多”,“毕竟这是规则,大家都一样”。有了上次被刷的经历,白昌辉“这学期在学习上更努力一点”,整场下来他觉得“内容比平时学校考的简单,按发挥来看应该能过。”
虽然“徒弟”去年被淘汰,但作为教练的高志刚对这项工作却非常支持。“现在都在讲孩子的前途和长线发展,不管是以后继续往上输送还是走上社会,文化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有这个测试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压力,特别是孩子在想练的情况下,一听见不能参赛,肯定就会在文化课上加把劲。”此外,高志刚认为,赛前文化测试也将体校老师与教练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将会“督促学校在文化教育方面做一些提升”。
加入项目常识 命题强调基础性
2个小时的考试,除了语、数、外,还新增了击剑常识。据负责考务工作的南京体院附属体校董事长章遵介绍,项目常识占总分10%,涉及项目规则、发展、历史等,由各中心自行出题,目的是凸显考试的体育特色和项目特点,也希望孩子能对从事项目有一些基本理解。
而首次进行这方面测试的小运动员们,也表现地成竹在胸,“毕竟自己是练击剑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清楚,这些分拿起来很轻松。”另外,在主科方面,运动员们的普遍反映也都是“比学校考试要简单”。山东省淄博市体校初三年级的王一博还同记者分享了他的片段作文——《我的家乡淄博》,“主要写的是一些风土人情,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题目要求在作文中灵活运用两个比喻句,内容不限,想象力好就没有问题,挺好写的。”
对此,章遵也表示,考虑到员工运动员的特点,命题组在题目的选择上更强调基础性,“以教育部课程标准为依据,把难度降到最低”。此外,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的主导下,考务组也开始积极进行题库建设,并着手考试系统开发,有望在明年实现机考。
尝试5%淘汰率 杠杆正在发酵
不仅内容有创新,形式也有创新。在去年其他项目测试的基础上,今年击剑项目也按照总局要求,对测试不及格进行5%的淘汰。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击剑部王鼎介绍:“去年规则是,不及格的人参加小组复活,末位20%淘汰。这样的好处是,所有孩子都能参赛,但弊端是‘抓两头’了——学习好的上去了,学习差但击剑好的,哪怕考零分,也能通过复活赛上去。我们认为,这样对体校文化学习的促进会形成一定弊端。也是本着这个想法,所以今年击剑项目也开始按照总局要求,对测试不及格进行5%的淘汰。”
在王鼎看来,经过两年磨合,文化测试的杠杆作用正在发酵,“从学校到教练都开始认识到这个事情,都开始抓文化教育。”他也希望能在今后的青少年比赛中把这条路走下去,让教练和孩子看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走出一条具有击剑特色的体教结合之路。
推动观念转变 加强体教结合
在测试中,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郭建军也亲临考场督检工作。郭建军强调,赛前文化测试是体育系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措施,也是促进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他表示,赛前文化测试是一个杠杆,也是一个促动,将之与参赛资格挂钩,就是希望释放一种信号,强力推动各级体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推动基层董事长、教练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在狠抓训练的同时,狠抓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