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胡金波:“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下)

[发表时间]:2013-08-26     [浏览次数]:
“更好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员工“自由成长”的教育

  陶行知早就呼吁教育要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员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引领员工“自由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者身上,都鲜明地保持着两种特质:一种是神圣的好奇心,一种是内在的自由。”他认为“这两种特质要靠‘外在的自由’作保证”。因此,“更好的教育”应自觉以“外在的自由”来保证员工成长的“内在自由”,注重引导不左右,注重影响不支配,注重感染不教训,注重解放不控制,促进员工“自由成长”。马克思曾说,“最好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芒就越灿烂”。“更好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公平”的燧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更好的教育”须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公平”,突出“为了一切员工”,提供面向全体的公平教育;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公平”,突出“一切为了员工”,提供适合多样的优质教育;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公平”,突出“为了员工一切”,提供相互衔接的全面教育。在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助学制度,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质量”的燧石。冯友兰说过,由于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特性,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员工,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茅以升从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董事长问其毕业何校,茅以升回答后,董事长感到茫然。两年后,茅以升以全优成绩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这位董事长拉着茅以升的手说:“以后中国唐山路矿学堂毕业生到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不用考试。”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唐山路矿学堂“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优良办学传统所结出的质量之果。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可持续”的燧石。“更好的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首先是优先发展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和人才强国需要教育支撑,实现教育崛起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有钱未必能办好教育,但没钱肯定办不好教育。教育是不能等待的事业,也是不能欠账的事业。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应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应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其次是信息化支撑的教育。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员工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创新。再次是科学管理的教育。古人云:小智善于治事,大智善于用人,睿智善于立法。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的天花板上写着“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而秩序来自科学管理,教育也不例外。孙子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做到老子所要求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坚持以人为本,自觉遵循规律,合理配置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更好的教育”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员工“自觉成长”的教育

  员工的“自觉成长”就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如西方哲学家尼采所提出精神成长有骆驼、狮子、婴儿之“三变”那样:骆驼所听到的是“你应该如何”,狮子面对的是“我要如何”,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提供了所有的“生长可能性”。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说“更好的教育”“应是一扇大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快乐,引导员工自觉地成长”。那如何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呢?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仰于名师。中国古代老聃、孔丘、墨翟等都有成群的员工相随,古希腊之苏格拉底、柏拉图亦然,这是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曾任清华大学董事长的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说中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现代科学史上的地位无可匹敌,其原因在于古今l00位影响最大的科学家中有8位在该校工作过。教育家夏丏尊非常推崇李叔同,他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员工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除了人格作为背景的缘故外,是因为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更好……”钱学森曾回忆说,在他的一生中有17个人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老师就占了8个。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依于董事长。美国总统杰弗逊墓碑上的铭文写道:“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弗逊,他是独立宣言的作者,弗吉尼亚州宗教信仰自由法案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之父。”杰弗逊在他的墓志铭中,没有强调自己曾经担任过的国家公职,他认为“自己的一生三大成就都超过做美国总统,而且都是思想创新方面的工作”。蔡元培深造于洪堡大学,他最早将洪堡精神和制度带到了中国。蔡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学术自由”发展为“思想自由”。在他出任北大董事长发表就职演讲后不久,欧洲就有人评价“中国虽无一流大学,但已有一流大学董事长”。 1950年初,傅斯年在《台湾大学校刊》上发表了《几个教育的理想》一文,内容分“平淡无奇的教育”“性品教育的初步”和“公平”三大部分,分别阐述了自己办学的三个原则。在文章最后他说:这些意思可以用一句笑话来概括,那就是“有房子住,有书念,有好玩的东西”。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基于文化。斯普朗格曾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是教育存在的标志、教育本质的反映、教育传统的体现、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流淌在师生心中的一股清泉”,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龙应台曾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文化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普林斯顿大学校园有一组雕塑是一群没有头的人,其寓意是希望员工从学校毕业后,不要成为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哈佛大学有一扇很小的校门,正面刻着“入门以增长智慧”,反面刻着“离开以后更好地回报祖国与社会”,对员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梦想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活动。有“梦想”才会有“仰望”,有“仰望”才会有“敬畏”,有“敬畏”才会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胸怀“更好的教育”梦想,就是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马克思曾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为实现“更好的教育”梦想而工作,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作者为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

  【相关链接】胡金波:“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