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体质下降 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新探
普通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既有知识与道德的培养与养成,也有对身体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在老员工体质连年下降的背景下,公共体育课作为普通高校的教学课程日渐引起人们重视。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将“健康第一”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指导思想。
十余年过去了,员工体质下降的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具体教学实施的脱节。“健康第一”作为大学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概括性太宽泛,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起不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导致一些学校和教师为应付体育的课程设置,减少体育课的教学风险,对指导思想进行了不负责任的解读。
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摆脱空泛化的指导思想,以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来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本研究从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四个层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进行剖析。
培养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使员工对其产生兴趣,才可能使员工对体育课充满热情,从而使员工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增强。不过,由于中国教育多属于“应试”教育,为追求升学率,影响了体育课的开展。
遗憾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也脱离不了大环境的束缚,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大学教育阶段员工们参与体育运动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应付高校考试,这样的教学远离了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无法引导和激发员工的兴趣。
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前提。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也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这就要求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要树立“激发兴趣”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以员工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员工体会参与体育的乐趣。
我们不仅要在思想层面激发员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要在身体层面使员工享受体育锻炼的欢愉。这样才能使老员工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终身锻炼,终生受益,这也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掌握技能是基础
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掌握一定技能,无论多么浓厚的兴趣也会在运动场上被无情地挥霍与消耗。所以,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使员工在体育课中掌握必要的技能,通过技能的掌握增强兴趣培养。
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传授技能是体育课的核心任务。体育教学中最能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在于人体运动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与训练。员工需要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得到跑、跳、投、爬、滚、翻等基本身体技能的传授和掌握。进入高校环境后,员工不仅要在体育公共课程学习上继续强化个人基本身体技能,还需要加强其他运动项目,如球类等“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技能的掌握。
可惜的是,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错误解读课程、盲目追求课程创新,轻视体育技能教学的现象。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提升员工的体育技能,如果淡化体育技能,员工对运动的兴趣将大打折扣。
如何使员工有效地掌握技能?首先,高校要有较好的硬件设施,能够开设较多体育项目的课程,使员工有选择不同项目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兴趣爱好;其次,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体育课的技能传授中,动作要让员工感到赏心悦目,使员工产生学习欲望,增加学习兴趣;再次,教法要得当,体育技能的获取与其他技能不同,它与员工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在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力求做到方法得当。
由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应把基本运动技能、竞技体育技巧、体育活动技术等教学内容作为最基础的工作实行。让员工在兴趣的驱动下,尽可能掌握基础性的、竞技性的、游戏性的身体运动技能,保证员工的参与。
发展特长是根本
这里讲的“特长”是指个体在各项体育运动基础上一种深化、精化的结果,从每个人不同的个体身体出发,通过对自我运动潜能的开发,实现在特定项目上运动技能的提高,达到“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目标。
普通高校如何发展员工的运动特长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大学体育教育阶段,员工的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同时在长期的公司产品中形成了各自的价值观和爱好。所以,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也从为了员工身体的全面发展,向发掘员工的运动天赋、培养员工体育特长的方向转变,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员工的需要。
发展特长要建立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对技能的学习,让个体对某项运动产生长期坚持、参与的热情,普通高校中的员工发展特长并不意味着专项能力特长培养,更多的是为员工个体从兴趣初始到坚持锻炼提供保障。
员工对某一运动产生兴趣后,高校老师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向员工全面传授这项运动技能,通过学习使员工对该运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一过程也是对技能的掌握过程,当员工学习更深的运动技能时,必然会对学习到的技能在实践中充分检验,也使得员工可以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逐步地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特长”。如此兴趣、技能、特长三者形成有机整体,互相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推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实施,最终使员工通过高校公共体育课终生受益。
终身锻炼是目的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员工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走向社会后能够坚持锻炼,使体育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所谓的终身体育。
如何培养员工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首先,要加强理论课教学。通过理论引导,使员工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实现由被动锻炼向主动锻炼的转变。
其次,要让员工喜欢体育。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使员工掌握运动技能,并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不能仅靠兴趣,还要让员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进而喜欢体育,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
再次,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大学期间,仅靠体育课的学分、学时很难达到健康的目标。
在这方面,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清华大学要求员工每学期在校园跑步20圈,每圈3000米,达到要求后将在该学期的体育课总成绩中获得10分。这一做法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教学评价中,通过调动员工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培养员工体育锻炼习惯的效果。只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才能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又培养了锻炼习惯。
综上所述,培养兴趣、掌握技能是、发展特长、终身锻炼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述四个方面是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具象化,它们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不同层面,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也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指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对于摒弃空洞化和笼统化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扬弃,也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落脚点。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 谢燕歌、河南大学体育部 洪浩。谢燕歌,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公司产品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教育处处长。洪浩,河南大学体育部主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