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狼爸”还是“羊爸”?“00后”孩子家教观探讨

[发表时间]:2013-12-23     [浏览次数]:

【策划人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近年来,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出现了所谓的“狼爸”“羊爸”,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那么,作为“00后”(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的简称,以下同)孩子的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合格“导师”呢?本期我们便探讨引导“00后”孩子成长的话题。

【案例回放】

快乐成长                 吴臻禹

生命不能承受之“严格”

  据报载,2013年11月11日下午,成都市二环路西三段某居民区内,14岁的初三员工瑶瑶(化名)从5楼家中坠落,好在经楼下雨棚和地上植物缓冲后,并无生命危险。据警方调查,目前已排除他杀可能。

  据邻居蒋女士说,事发前瑶瑶的母亲王女士因为外出,嘱托她帮忙照看瑶瑶。事发前的当天清晨,蒋女士发现瑶瑶没有像平常一样起床上学,便赶去探视。“孩子躺在床上,脸色苍白,说自己肚子疼、脑袋昏、想吐。”蒋女士随即给其班主任李老师发去短信请假,随后又给王女士打了电话通知此事。之后,王女士回电话把瑶瑶批评了一顿并催促她去学校上课,“她说,初三了,学业耽搁不得。”同时,李老师也证明瑶瑶母亲在短信中这样说,“已让瑶瑶吃了药,并叫她下午来上课,如果超过1点30分未到校,请您及时通知我。”

  据李老师介绍,瑶瑶虽在毕业班,但学校的课业压力并不重,最近也没有考试。瑶瑶成绩中等偏上,性格内向,自律性极强,还画得一手好画。但是,瑶瑶的母亲平时对她过于严格,“她妈妈就像唐僧一样,常常说瑶瑶成绩不好,只要她一开始批评孩子,我一句话都插不进去。瑶瑶总是被她说哭。”有不少邻居也透露,王女士平时比较爱说教。一位邻居说:“有几次我深夜12点路过时,还看到孩子在写作业。平时,孩子看起来也没什么朋友。”

                                (王 瑾 摘编)


【专家观点】

◆请将孩子还原成“人”

  瑶瑶是幸运的,由于雨棚和植被的缓冲,她的生命得以保全;瑶瑶或者说是“瑶瑶们”也是不幸的,他们似乎被一个“魔咒”控制着,“前赴后继”地以各种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瑶瑶不是第一个,也一定不是最后一个。如果我们不能从深层次上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类似的悲剧还会继续发生,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请你自问:

  孩子是工具,还是“人”?

  不管你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祖辈,都请你回答两个问题:你爱孩子吗?孩子是人,还是工具或者玩具?对于第一个问题,相信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对于第二个问题,你一定会有一些恼怒地说,孩子当然是“人”,怎么可能是工具或者是玩具呢?你还会进一步解释说,自己可以省吃俭用,但绝不会亏待孩子,只要孩子开口,一定给他买漂亮的衣服,买精美的图书和文具,买可口的美食,还可以送他去参加各种培训;自己可以不辞辛苦地接送孩子,不管是下雨下雪,还是寒风刺骨,哪怕是骑着自行车、电动车,也要让孩子少走几步路,早到学校多读一点书,早到家多睡一会儿觉;自己平时舍不得出去旅游,但是到了节日、寒暑假,你一定会带孩子游览名山大川、风景胜地……

  是的,天下没有父母、祖辈不爱自家孩子的,尤其是当下独生子女的家庭。可问题在于,你会爱孩子吗?你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看待了吗?只要回忆一下孩子成长的历程,你就会发现,在孩子小的时候,他是你精心伺候的宠物,是令你和家人开心的活“玩具”,可是孩子一旦上学,哪怕只是上幼儿园、学前班,他就要开始承担起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慢慢演变成学习的工具。在孩子读书求学阶段尤其是中学阶段,如果父母认识有偏颇,方法欠妥当,你们对孩子的爱就会扭曲变形,将本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爱全部聚焦到孩子的学习这一点上。你们会基于自己对社会竞争残酷现实的认识,立足于对孩子未来的考虑,加上多少掺杂一些个人、家庭、家族情面的成分,诱导、说服甚至强迫孩子抢先起跑,过量学习,永不停步,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要输在后续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你们很少关注孩子学习之外的世界,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更不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哪怕是孩子累了,孩子的眼睛近视了,孩子的体育不及格了,孩子不想学习了……不是有一句经典的话吗?“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瑶瑶们”的家长们,你们对孩子多年如一日煞费苦心的说教、督促甚至是逼迫,表明你们只是将孩子当成装填知识的容器,当成学习知识的工具,你们的眼中唯独没有了“人”。类似“初三了,学业耽误不得”这样的话,“只要一开始批评孩子,瑶瑶总是被说哭”“深夜12点,还看到孩子在写作业”“已让瑶瑶吃了药,并叫她下午来上课”这样的行为,会伤着孩子的。长此下去,这种做法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身心疲惫,产生焦虑甚至厌学、逃学等现象,极端的还会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悲剧。请问,你将孩子看成是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了吗?

请你行动:

  将孩子还原成“人”

  即使钢铁打造的工具,用久了也会坏,甚至会断,所以,工具需要定期维护,并且在使用时尽可能保持在一定的强度范围之内。同理,一个人长时间的神经绷紧、生活单一,也一定会出问题的。类似上述案例中的“瑶瑶们”出问题是必然的,不同也只是时间有早有迟,程度有轻有重。要想杜绝或者是减少此类悲剧的重演,你们也包括我们应该积极、快速地行动起来,将孩子还原成“人”,将孩子看成是一个平等的人、成长中的人,并以孩子为中心,致力于他们在心智与体魄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不管社会的竞争多么激烈,请你不要过早地将压力传递给孩子,请你允许孩子慢慢地成长、自然地成长。要知道,教育首先是人为之人的教育,其次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第三才能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教育。作为家长,甚至是老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你能换一个视角看问题,用多元标准衡量和评价孩子,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也能成长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和谐发展的人。

  事实上,从当今时代来看,教育乃至全社会更关注发展人的内在因子,比如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等,尤其注重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所以,作为家长的你,千万不要将教育窄化为学习、做作业和考试,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学习的知识越多越好,千万不要始终将孩子看成是不懂事、长不大的孩子,成天唠叨教训,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装点门面的工具而千方百计给孩子施压,不要把家庭、家族的理想全部压在孩子身上而强制孩子执行家长为其制定的人生路线图。

  当下的孩子太需要交往了,太需要友谊了,太需要亲情了。作为家长你需要做的是,营造轻松、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经常倾听孩子的诉说,平等地与孩子对话和交流,并且经常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他的伙伴中,让孩子快乐地建构自己的学习,享受亲情、友情的温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体验生活的充实,以此来消解学习的压力,抵抗成长的孤独,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加快孩子社会化的进程。请记住,将孩子还原成“人”,让孩子幸福地生活在当下,并促进孩子发展为“全人”,是你的应然选择。

  作者简介:魏光明,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副董事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 “虎妈”“狼爸”应猛醒

  瑶瑶案例的最大可怕之处在于,作出这样极端选择的孩子,并不止瑶瑶一个。作为催生这一系列共性案例的一个代表,瑶瑶的母亲王女士在孩子教育上存在一些和其他家长相似的误区,笔者想借此谈谈对孩子教育的一些认识。

  不要把孩子当成家长的面子工具。大凡像王女士这样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的家长,大多数有一个共性:认为孩子的成绩差了,自己很没面子。这样的家长,自尊心过强,乐于争强好胜,如果孩子的成绩比不过朋友、同事、邻居的孩子,他们就会千方百计给孩子施压,把成绩抓上去,把面子捞回来。笔者要奉劝一句,教育孩子奋发上进是每个父母应有的正确意识,但是,把进取奋进量化为学习成绩并以此作为自己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商榷的。比较可取的做法是,看孩子的努力程度,孩子学习尽力了,家长就应该满意孩子的表现,不能无休止地施压。如果为了面子把孩子逼上绝路,那时你失去的不光是面子,而是人生的全部希望。

  不要把家庭的理想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像王女士这样的家长,还有另一个特征: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孩子来改变家庭的未来,在他们眼中,孩子的成绩代表了整个家庭的走向。笔者要对持这种想法的家长说,家庭幸福首先应该靠家长自己努力,家长指望孩子来改变家庭的未来,本身就是自私的,而且家长的这种心态会在孩子心里留下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家长千万别把全家未来的希望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不要过早让孩子执行家长制定的人生路线图。也有另外一些家长,他们只单纯地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好,未来能上一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享受安逸的人生。这种朴素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每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于幸福的理解与经历了苦难岁月的家长是不同的。你认为拿一份稳定工资是享受,孩子可能会认为那是平庸;你认为每天朝九晚五是幸福,孩子可能会认为那不具挑战性……因此,笔者想对这类家长说:不要过早强制孩子执行你为他制定的人生路线图,他们追求的天空可能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不要做“虎妈”“狼爸”。一个孩子选择跳楼,需要经历无数次心理斗争,他们往往在无法表达自己意见时,会去做一些极端的事,甚至伤害自己,放弃生命。笔者想对像王女士这样的家长朋友说,不要做“虎妈”“狼爸”,要给孩子适度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的童年能有一点起码的乐趣。否则,他们即使将来成功了,也可能对你们的管教记恨终身!“虎妈”“狼爸”应该猛醒了!我们每一个家长也应该为之深思!

  作者简介:王俊亮,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学科带头人。

◆“故意忽视”,扭转孩子的不良行为

  曾接触到这样的一则家教案例:

  某个周末,两岁多的阳阳不好好吃饭还哭闹,我便决定运用“故意忽视”的方法,不再请他入席了。我还要求家里所有人配合,故意不和他说话,也不去和他的目光进行接触,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他的小满姐姐,大声问她“饭菜如何”“要多吃一些”诸如此类的话。

  大约5分钟,阳阳有些绷不住了,开始唱《采蘑菇的小姑娘》,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相视一笑,继续和小满对话,又过了一会儿,阳阳妥协了,他靠近餐桌,小家伙还给自己找了个台阶,问我们:“哎呀,桌子上少了一个人呀。”我像往常一样回应了一句:“少了谁呢?”他接着说:“是阳阳。”就这样,阳阳和我们一起吃饭了。

  在家庭教育中,似乎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的任性、耍赖感到束手无策。对于孩子的任性行为,有的父母会进行斥责甚至打骂,可孩子却哭闹得更凶,逆反心理更重;有的父母则因当着客人的面不好意思打骂孩子,于是不得不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两种方法的教育效果都不好。因为不论是责骂也好,迁就也好,其实质都是变相地对孩子的任性、发脾气给予过多的关注,这其实会间接地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会把哭闹当成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长此以往,父母就难以管教孩子了。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对已为父母的人说过:“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

  上述家教案例中家长就是没有对孩子百依百顺,而是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故意忽视”原理,它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林恩•克拉克在其《SOS!救助父母》一书中提出的。“故意忽视”是心理学中行为矫正的方法之一,是指对个体的某种行为采取有计划的或故意的忽略,从而使这种行为得不到强化而逐渐消退。在教育学中,也有一种说法叫“漠视不良行为”。在孩子乱发脾气时,要采取不予理睬的办法。没人理睬,孩子往往感觉无趣或者手段无效,也只好作罢,而且下次就不再轻易无理取闹了。因为孩子发脾气是想扩大声势,引起你的注意,你总是不理睬他,他会慢慢意识到哭闹没有什么用,还是少用为好。也就是说,孩子的无理取闹,向父母有意挑衅,很多情况下是为了与父母进行较量,或是对自己的行为范围进行试探,看看自己能得到多大的自主权。如果我们卷入这场“冲突”,对孩子的错误动机则是一种鼓励。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

  有一天,一个渔夫看到船边有一条蛇,口中正衔着一只青蛙。看到垂死挣扎的青蛙,渔夫觉得它很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了出来。随后,渔夫又开始为那条蛇将要挨饿而感到难过。因为没有什么吃的东西,他便拿出一瓶酒,往蛇的口中滴了几滴。蛇喝了酒后高兴地游走了,青蛙也为重获新生而高兴,渔夫则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到快乐。渔夫认为,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可是,仅仅过了几分钟,渔夫就听到有东西在叩击他的船板。他低头一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那条蛇又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它在等待渔夫给予酒的奖赏!

  渔夫的本意是希望蛇不再去捕捉青蛙,但是由于怜悯而给了它几滴酒——这是奖励而不是惩罚,结果事与愿违。你奖励了什么行为,就会得到更多这样的行为。所以,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是,别去奖励那些错误的行为。

  我们心里都明白要及时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和进步,对错误的行为进行奖励虽然看上去很可笑,但是却可能是成人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最常犯的一种错误。我们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愚蠢的“渔夫”。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往往是爱哭闹的孩子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同样的,在家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因为疲惫或是心烦失去耐心时,就塞给正在哭闹的孩子几块糖果、或者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以换来片刻的安静?

  “故意忽视”就是将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良行为上移开,它是避免“奖励错误”的一个有效做法。其实施要点是:(1)转移对孩子的所有注意力;(2)拒绝争辩、责备或交谈;(3)将头转开并避免目光接触;(4)不要表现出生气的样子;(5)假装专注于其他事情或离开房间;(6)保证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奖励;(7)当孩子的不良行为终止时,给予极大的关注。

  作者简介:严育洪,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为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副主任。


过来人语

◆家长“备课”:让思想在沟通中绽放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长总是通过或长、或短、或温和、或严厉的沟通,去影响孩子,实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期待。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不顺畅。不知从哪一天起,你会感到孩子不怎么听话了,在你滔滔不绝的时候,他(她)已心移别处了,有时甚至和你面面相觑,抑或顶撞几句。渐渐地,你会发现,“沟通”成为了阻碍亲子关系发展的主障碍。

  沟通是一门学问。笔者认为,在一些较为正式的沟通之前,家长需要好好“备课”,让柔美思想在亲情沟通中绽放。

  “备课”,让对话更加理性 六年级的男孩力力最近表现反常,不是泡在网上,就是抱着手机,周末更是要一个人到书店逛逛。细心的爸爸打开他的聊天记录和手机信息单,吓了一跳。原来,懵懂的儿子和班上的女孩“好”上了。发现这样的秘密后,许多家长会火冒三丈。但其实,这是每一个走向青春期的孩子都要面对的课题,家长与其期待自己的孩子不要遇到这种青春期烦恼,不如勇敢面对,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位家长在事隔一段时间后,与孩子一起散步聊天时,巧妙地表达了几个观点: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朋友;有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多探讨问题、多交流,是正常的,但员工要做员工该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阶段性重点,建议在小升初的阶段,多用心在学习上。如今,力力已进入中学,那个青春烦恼期悄然过去。

  “备课”,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 许多家庭教育都发生在孩子犯错误时或考试遭遇失败时,这时,家长与孩子的情绪都是最糟糕的。不加分析地指责,往往会将事情的归因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而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有些错误不是他们自己故意造成的,而是成长历程中的自然“产品”。高二女孩雯雯为到国外读大学,从暑假就开始参加一所名牌大学的修学活动,可是,由于疏忽了语言考试,她与这所名校失之交臂。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家长有责备的理由。但是,这次教训到底会带给孩子什么?家长在冷静思考后,把自己的失望藏起来,通过一张形象的成长图画,勾勒出孩子在确立目标和迈向目标的路径之间的脱节。孩子看着图画,明白了自己与美好理想擦肩而过的关键原因,就是学习与活动的失衡。到了美国念书后,雯雯能很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学习成绩全是A。

  “备课”,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 当家长成为耄耋老人时,孩子还愿意和你沟通,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面对当下社会“孝而不亲”的现象,我们不能把责任全推在子女身上,也许他们正是缺少了亲情沟通。做好充分的思考后再去和孩子沟通,家长就会从事件中跳出来,把孩子的成长放在首位。责备同伴的不足,指责客观条件的限制等是初中生强强和爸爸谈论自己学校生活的主基调。爸爸耐心地听着并常常反问,要是你承担这个任务,你会怎么做呢?你自己做到了吗?你既然看不惯他们,能不能做些事情影响他们?爸爸不经意的问话,引起强强的深思。普通中员工遇到的合作问题、伙伴关系问题等,就这样在爸爸的引导和鼓励中化解了。

  孩子生命成长的历程,是他们思想成长的历程,同时也是家长思想成长的历程。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已经成年,拥有丰富的阅历,就以为自己一定能和孩子进行沟通了。在与孩子沟通时,我们要学会放下架子,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让理性的亲情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作者简介:沈夫(笔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小员工数学报》主编、编辑部主任,江苏省中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侨联青年总会常务理事。

◆陪孩子走过“前青春期”

江苏省天一中学 邓庆民

  五年级的女儿,除了日益拔高的个子,其他方面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她开始注重自己的“隐私”,把自己的日记本统统都上了锁,然后又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老爸,不许看我的日记哦。”见我没有睬她,便很大方地将日记本递给我,让我破解。我拿过日记本,试了试她的生日,还有一些重要的日期,没过一分钟就打开了。她既吃惊又崇拜地看了看我,忙着去修改她的密码了。

  她变得粗心了。我翻看她的作业本和试卷,发现错误率明显提升,就跟她说“要把平时作业当考试、考试当平时作业”,可她依然如故。做事情也是毛毛糙糙、丢三落四,比如忘记带作业本、红领巾,有时甚至还会把课本丢在家里。

  她做事没有了耐心,总感觉急急忙忙。字典就在手边,她还是会问某个字怎么写、某个成语什么意思,问她为什么不查字典,她就用口头禅“我懒得查”回答,有时候等不及了,她就跑到我的电脑前,自己去“百度”了……

  这些变化,虽然让我感到无力,但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将手搭在女儿的肩头,准备套套近乎。可女儿肩膀猛地一抖,将我的手甩了出去。慢慢收回悬浮在半空中的手,我的心也沉了下去,我仿佛看见女儿心中的那扇门在慢慢关闭……
逆反!来不及感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个词。我们试着和她沟通,但讲出的道理,却被她一句“你们大人不懂我们小孩子的心”给挡了回来。

  回想她的种种变化,莫非女儿已经到了“前青春期”?我们开始忙碌起来,查资料,研究对策——

  多听听她说话。在这一时期,“女孩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建立强烈的‘自我’上。身体出其不意地发育,摧毁了女童形象,女孩子再也无法随意被人视为‘小孩’”。每天,女儿都会和我们讲讲学校里的事情,而我和妻子则忙着交流工作,总是敷衍她,这让女儿很不满意。在她的意识中,自己是家中重要而平等的成员,她想要参与话题的讨论,也想出出主意,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珍惜孩子十二岁前对你的倾诉吧!”有人这样告诫父母。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一个情节:小豆豆换了一个学校,和董事长有了一次交流,说是交流,其实就是她一个人在讲,董事长先生只是偶尔问问“后来呢”,并且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就这样小豆豆足足讲了四个小时,直到后来,小豆豆绞尽脑汁想啊想,真的找不到什么可以说的了。这时,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所以,多听听女儿说话吧,倾听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接纳和支持。

  多鼓励鼓励她。“前青春期的孩子学习变得起伏不定,无规律,成绩差。这时期的女孩子喜欢做一切事情,除了强加在她头上的。”妻子头疼于这种变化,说女儿“除了语数外,似乎什么都感兴趣”。其实,我们往往只是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蒙台梭利曾说:“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员工,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女儿明明很在意一些东西,却偏偏装作不在意,其实她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害怕失败的想法又让她变得缩手缩脚。这个时候,家长的支持对她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女儿的责备越来越少,鼓励和赞扬越来越多。随着我们态度的变化,女儿也变得越来越乐观、积极,逆反的情绪也很少出现了。

  多陪着她玩玩。“前青春期孩子非常活跃,很有建设性,也很具进攻性。”由于自我的再次觉醒,他们的想法和长辈观念、社会既定规范有了冲突,加上喜欢接受新奇的事物,所以很反感“老派”的人,会和老师或常持训诫口气的长辈拉开距离。现在《江南style》风靡全球,女儿也很喜欢,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很有抵触情绪,可看到她乐在其中,就问她原因,她说:“很好玩,很放松。”多好的理由!于是,当我们开心的时候,也和她一起跳起了不伦不类的“骑马舞”……在类似这种好玩又轻松的游戏中,我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也拉近了和女儿的距离,女儿评价说:“我老爸很不错!”

  前青春期的变化会暴露出孩子的诸多问题,但这只是他们成长到这一阶段的自然现象,不是真的出了“毛病”。所以,不要着急,也无须焦虑,多一些观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引导,陪孩子走过“前青春期”。


【成长调查】

“00后”孩子成长状况调查分析

在水一方

  为了解“00后”孩子的成长状况,2013年11月,我们在泰兴市大庆路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选取的是该校3~6年级的员工,问卷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亲子关系状况、孩子的自我认知状况和自理能力等方面设计问题,通过调查,基本上对“00后”孩子的成长状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36份,以下是对本次调查情况的汇总分析。

生活圈子狭小,课外生活较为单调

  在被问及“你平时的玩伴主要是谁?”时,选择“同学”和“邻居”两个选项的孩子占了绝大多数,还有部分孩子平时缺少玩伴,交流的对象只有父母或者祖辈。这表明不少“00后”孩子的生活空间基本是在家校两点之间。在回答“父母一般多久带你出去玩一次?”时,超过58%的孩子反映“没规律”,这表明多数孩子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都是待在家里,生活圈子较为狭小。

  在被问及“你的课余时间安排由谁决定?”时,选择“自己”和“家长和自己共同决定”的员工不足35%,也就是说有超过65%的孩子课余时间的安排都是家长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孩子每天放学后能自主支配的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在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里,选择上网和看电视的孩子超过90%。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孩子们的选择多为动画片,其次是电视剧。接受调查的孩子中,有超过95.2%的人会用电脑,使用电脑的目的则多是聊天或玩游戏。综合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多数孩子的课余生活还是以学习为主,虽然孩子的娱乐可以选择的方式多了,但孩子的生活内容仍是较为单调。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孩子的自主意识较弱

  如上所述,零零后孩子的生活多在家校之间,课外生活时间多是由父母安排。在回答“你觉得你和父母的关系怎样?”时,超过84%的孩子都认为自己跟父母的关系很“亲密”,能经常像朋友一样和父母沟通交流,很少一部分孩子感觉自己的父母很“严肃”,跟自己“有隔阂”。在回答“父母给你的建议,你一般会怎么对待?”时,选择“几乎言听计从”和“一部分接受”的孩子约占94%,有5.9%的孩子选择了“几乎不采纳”或“感到厌烦”;在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近79%的孩子会选择“默不作声”或“回避”,能够“据理力争”或“和父母吵架”的占21.3%,这部分孩子以高年级的员工为主。

  综合亲子关系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00后”孩子大都很听话,在孩子的小学阶段,父母的教育起到的几乎是主导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主意识开始增强,但就整体看小学阶段的孩子,自主意识整体偏弱。

渴望与朋友交往,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整体偏弱

  在被问及“你是否喜欢和他人交朋友?”时,选择“喜欢”和“一般”的孩子超过了96%,仅有3.9%的孩子表示自己不太喜欢交朋友。在回答“当被人批评时,你会怎么做?”时,有约57%的孩子会选择“接受批评”,还有约33%的孩子会“为自己辩解”。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能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多地接触社会、多与朋友交往等。

  在回答“你觉得自己的自理能力怎么样?”时,超过72%的孩子选择了“很强”或“还行”。在回答“你能否比较从容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或遇到的问题?”时,65.4%的孩子选择了“有时存在困难”或“不能”。调查对象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有些矛盾,这实际体现出的是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有所欠缺。此外,通过孩子们对“无法获得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时的表现、“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排解方式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问题的回答,我们还发现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对较弱。


【家教讲堂】

我就要长大了               刘维芳

◆家长该怎么引导孩子自立?

  拓展空间,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

  调查表明,很多“00后”孩子的生活圈子都比较狭小,课外的生活内容也比较单调。就目前的教育环境看,孩子除了在学校学习,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而合理、丰富、有序的课余生活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好的调节剂。因此,作为家长既不能对孩子的课余生活置之不理,浪费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时间和机会,也不能把孩子的课余生活变成另一个课堂,让孩子疲于应付,痛苦不堪,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而是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供参考。

  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让孩子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使身体放轻松,让大脑和眼睛得到休息,孩子的食欲、饭量都会明显提高,身体素质也会因此得到改善。这不仅有利于孩子成长,也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如果家长能经常与孩子一起锻炼,还有利于融洽亲子关系。

  进行家务劳动。孩子是家庭的一员,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淘米、洗菜、洗碗筷等,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刚开始时,可以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孩子做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有劳动的成就感。同时做家务劳动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每天的辛苦和家庭生活的不易,并让孩子明白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的道理。

  外出参观游览。调查显示,有近60%的家长不经常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参观游览,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意志,陶冶孩子的情操,还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孩子对自然和人文历史的热爱。对此,家长应予以重视。

  加强沟通,引导孩子学会独立

  调查显示,45.2%的孩子对父母的建议能言听计从,48.2%的孩子表示对父母的建议能部分接受,69%的孩子对父母处处为自己安排很少或不会感到厌烦。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强化,不少孩子独立的意志虽已形成,但对父母的依从还是很多。家长应该把握这一成长阶段的特点,积极地跟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会独立处理问题。

  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内容: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摆正心态、放低姿态,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倾听孩子的心声,做热心的听众。开始交谈时,家长可以试着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如把孩子的课本拿来看,就自己不懂的地方向孩子请教,和孩子谈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跟孩子讲讲自己在工作中、社会上的所见所闻,让孩子了解一些校园以外的世界等。

  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家长应注意遇事要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让孩子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问孩子“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要是我们不在你会怎么办?”等,启发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跟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合理的、不合理的、可笑的、幼稚的……无论孩子这时候说些什么,家长都不要急于批评或做出判断,而是要尊重孩子的决定,促使孩子思考决定的后果,这样孩子逐渐就能做出合理、明智的选择,学会独立地思考、解决问题。

  促进交往,提高孩子的认知和自理能力

  要促进孩子与人交往,首先要改变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长辈的宠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尊重老师,与同学相处也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要有忍让与宽容之心。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扩大孩子的交际面,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等。

  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应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让孩子掌握几种技能就可以的,它需要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天天坚持。因此,家长除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以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坚持。如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间,家长可以及时予以鼓励:“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了。”这既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还可以为引导孩子独自处理其他事情做些铺垫。能力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孩子只有更多参与到个人事务的处理过程中,才能发展他们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如洗衣服、做饭菜等。在做的过程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家长则逐步成为幕后的把关者。

  认知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家长要能够营造宽松的氛围,并学会耐心等待。孩子可能想亲近某个伙伴,却被别人讨厌;或者想下棋,却乱走一气。不要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很好,他们需要的是时间。当孩子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当孩子苦恼的时候,安慰他,帮助他;当孩子进步的时候,表扬他,奖励他。完全自理并能正确地认知外部世界,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还应在必要时给孩子传授一些策略和方法等。

  总之,父母不仅要做孩子的家长,更要做孩子的好老师,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相得益彰,从而使孩子的教育出现“5+2>7”的良性循环。

  作者简介:封亚娟,泰兴市大庆路小学副董事长,泰州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泰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先后被评为泰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兴市优秀班主任等,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教学刊物上发表。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成长

南通市如东县九总小学 陈 铁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能出人头地,因而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视。我认识这样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变得优秀、全面,她为儿子报名参加了“作文辅导班”“舞蹈班”“美术班”“少儿英语辅导班”“奥数班”,节假日排得满满的。小孩痛苦地对老师说:“我怕过周末,怕放假。因为我要上好多好多辅导班,比平时上学还辛苦!”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患上了“厌学症”,成绩也下滑得厉害……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带着他的一些员工,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库,宝库里堆满了各种宝贝,每件宝贝上都刻着文字,有“正直”“快乐”“骄傲”“嫉妒”“烦恼”“痛苦”等等。员工们非常喜爱这些宝贝,每个人都把口袋塞得满满的。

  在回去的路上,大家发现装满宝贝的口袋变得非常沉重,没走多远,就走不动了。这时,苏格拉底说:“孩子们,丢掉一些宝贝吧,后面的路还很长呢!”听了老师的话,员工们虽然心里很不乐意,但也各自丢掉了一些宝贝。可是,由于口袋中的宝贝仍然很多、很沉,员工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丢掉一些宝贝:“骄傲”“痛苦”“烦恼”丢掉了,“嫉妒”“名”“利”也丢掉了……直到口袋里只剩下“正直”“谦虚”“快乐”等宝贝时,员工们才感觉轻快起来。这时,苏格拉底笑着说:“啊,你们终于学会了放弃!”

  现实社会中,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上一条生活的“阳光大道”,或者是把自己的梦想加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样样都出色。对不少孩子来说,他们背负了很多的负担和难以实现的使命。

  苏格拉底和员工们的这则故事则告诉我们:放弃了烦恼,我们才能收获快乐;丢掉骄傲,我们才可能留住谦虚;减轻了负担,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行。这样说来,教育孩子也好,个人成长也罢,并不是要一味地往人生行囊里装东西,有时,我们也要有舍弃的勇气,需要修炼放弃的智慧。因为,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成长。


【各方视点】

一个人的童年              刘维芳

阿康:

关注孩子,父母的必修课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母亲在带孩子到公园玩耍时,由于只顾自己玩手机,一不小心弄丢了孩子。母亲担心孩子被拐走了,急得直哭。于是急忙通过发微博求救等途径进行寻找。最后,幸亏遇到了好心人,将孩子送到了派出所,一场虚惊才告结束。

  报道中,公园的工作人员说,公园里几乎每个月都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一般老人带孩子来玩,不会发生孩子走失的情况,往往都是年轻的父母,只顾着自己玩手机,才会有疏忽。虽然最后都是有惊无险,但也让人受惊不小,希望父母们都能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玩手机对于时下的70后、80后年轻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即便是已为人父母,也不乏玩手机玩入迷的。简单地说,这是责任心缺失。深入思考,或许还存在这样一种原因,即有些年轻的父母会把孩子视作一件神奇的“玩偶”,会无意识地把孩子同手机、网络作比较。如在人前“献宝”:“宝贝,来,唱首歌。”“来,跳个舞。”“快,学这样!”“看,多可爱,有意思吧!”……虽然我们因孩子而感到骄傲和幸福,但孩子说到底也是人,我们创造了他(或她),并不是为了“好玩”。更为现实的是,有时自家的孩子总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可爱”,总是给人“添麻烦”,很多年轻的父母自己还没有完全摆脱孩子心性,对于自己孩子的种种“纠缠”自然会“吃不消”。比较之下,手机、网络则更能给他们带来纯粹的娱乐和放松。

  这种情况下,年轻父母的贪玩心与责任心之间就形成了矛盾。这类问题如何解决?我想首要的一条应该是厘清认识,即为人父母就应当承担一份责任,关注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面对孩子时,父母就应当全身心投入。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学习,根据自身和家庭的情况,自主开发一些有意思的亲子活动。如一起散步,一起唱歌,一起做手工,一起运动,一起玩游戏,哪怕是一起设计恶作剧……这既可满足父母和孩子的贪玩心,又能培养和落实父母的责任心。

李蒙:

过度关注,会妨碍孩子自由成长

  南京有一位家长,从儿子读一年级时,就经常根据自己与孩子的交流、反思写文章,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历程。2011年至今,已写了500多篇:有些是与儿子的对话实录,关注孩子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儿子讲的班级趣事;有些则是其带孩子参加课外活动的记录;还有的是其针对儿子的行为,对生活的反思和随笔。现在,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也让人禁不住赞叹:父爱母爱真伟大。

  对此,南京市原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潘春雷董事长表示,关注孩子的成长是父母要重视的问题,但如果对孩子关注过于密切,则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孩子一旦发现自己处在家长的时刻监控之下,就不利于其正常自由的发展。”正常的关注与教育应该是,给予充足的阳光和土壤,让孩子无拘无束地自由成长。

  那么,怎样才是适度的亲子教育呢?潘董事长认为,亲子教育不一定体现在记录日记上,而更多的应该是让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带孩子出去晒晒太阳,即使什么都不说,也是一种亲子的教育活动,一家三口一起吃饭,这种家庭氛围也会让孩子对家庭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教育孩子是个大学问,适度关注最好,过度关注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等以后孩子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时,家长也会很不适应。”

刘克梅:

“父亲教育”不能止于倡导

  在“男主外,女主内”“大男子主义”的传统思维影响下,不少父亲都是将教育孩子的重任推给了孩子母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在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父亲的排名是四个国家中最低的,甚至排在了网友之后。此前有媒体对天津市9个区县1054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由于父亲应有的权威示范性、坚定坚强性、勇于挑战性,未能释放出应有的教育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孩子就会出现“精神空白点”和“成长缺憾”,比如男生发展女性化,坚强不足绵柔有余,缺乏敢说敢做的精神气度等,女生则容易形成“恋父情结”。另据报告,没有父亲教育的男生,比有父亲教育的男生逃学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犯罪的可能性大两倍,长大后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增加3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也高出3倍。再好的“父教”观念,得不到货真价实的落实,当然也就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教育功效。

(摘自《西安晚报》2013年11月18日第2版)

顾明远:

幼儿教育应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什么叫习惯?心理学上的界定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若受到破坏,会产生不愉快感。可见,习惯的特征是:一是自动化行为;二是不易改变;三是受到破坏会产生不愉快感。良好的习惯是这样,不良的习惯也是这样。我们常常把习惯看成一种个人小节,不太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其实,习惯养成以后,就会变成一种信念,一种自动化行为。一个人的道德信念也是这样养成的。中国文化传统中讲“慎独”,就是在没有人看到的情况下也能遵守道德规则,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也是要通过行为习惯逐步养成的。可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现在不少父母缺少这个常识,不知道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多么重要,于是小孩子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这种不良习惯将伴随他的一生,这样能有幸福的生活吗?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7日第1版)

山娃:

家庭不该是“又一所”学校

  日前,浙江某班主任在班级QQ群里发了一条消息给家长,说家长可分为三档:积极行动的,勉强应付的和没能力跟上的。而这就是孩子优秀、良好、及格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这个“家长三分说”的观点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家长关心支持孩子学业,必须跟上学校教育可以理解。问题是,跟什么?何时跟?跟到什么程度?带着怎样的情绪、态度去跟?要把家庭也“跟”成“又一所”学校吗?同样是“跟”,有把孩子“跟”进耶鲁哈佛的,也有把孩子“跟”进精神病院的,故兹事体大。

  家校共育,固然不错。但是,家庭和学校毕竟是两种性质、功能多有差异的社会单元。孩子学业要稳定进步,需要一个高度支持性的、学习化的家庭环境,但这并不等于要把学校延伸到家庭,把亲子关系变为师生或同学关系。学校教育以学为主,把学习视为常态的学校生活方式,体现“学中玩”;家庭以亲情抚育为主,把家庭生活转化为学习的契机,看重“玩中学”。家庭教育和学校学习之间,要在动机、热情、态度、意志等根本性因素上寻求一致,但尽量避免在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完全重复。

  家庭是孩子的另一所学校——注意,不是“又一所”。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5日第2版)

呐言:

别让孩子在“包办”中成长

  最近听到一种对比,有关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很受启发。

  持第一种理念的人,时常会说这样的话:“孩子,你得听我的,我是为你好!”“我是过来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果我现在不提醒你,你将来会恨我。”

  持第二种理念的人,时常会说这样的话:“我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你要自己去尝试,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许你这次会做错,但是,谁又能保证一生中从不犯错呢。”“如果你失败了,我的怀抱将是你永远的港湾,但我不能替你做决定。”

  两种理念并无对错之分,差别在于,前者的出发点在于保护,不希望孩子走弯路。而后者的出发点在于鼓励孩子自主,主张走弯路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权利和历练。

  其实,对漫长的人生而言,经历一些弯路的挫折,能得到一种别样的收获。而在“包办”中成长的孩子,会缺乏面对失败的勇气和能力。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7日第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