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1:东东在自己穿衣服,动作有些慢,妈妈一边帮东东穿一边说:“还是我来帮你穿,宝贝可别冻着了!” ……
镜头2:“乖乖,别动,小心把手弄脏了。”奶奶连忙叫住想帮忙倒垃圾的明明……
镜头3:玩好玩具,爸爸让丁丁自己整理收拾玩具,丁丁自己也很乐意,爷爷在一旁说:“赶快让孩子去吃点东西,你帮他收一下不就行了。”如此几次,丁丁玩好玩具再也不收了……
从以上镜头中可以看到孩子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而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代替和过度呵护,则使孩子自身的责任意识逐渐淡化,甚至被抹杀了。他们一方面变得自我意识很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漠不关心,如看到椅子倒在地上,宁可绕道而行也不主动去扶等。家长忽略了孩子是需要学会负责任的,而责任心是幼儿未来发展,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十分重要。
一、做好孩子榜样,强化积极行为
1. 父母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责任心需要父母言传身教,从小培养。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因此,父母时时、事事都应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例如在家中做手工之后,孩子只顾开始下一个活动,操作工具散了一桌,桌上和地上撒了许多碎纸都视而不见。父母可及时拿来纸篓,边捡纸屑边说:“宝贝做的手工很漂亮,能干的宝宝做好手工还会收拾整理废纸、工具呢!”孩子看见了,也主动过来帮忙。面对孩子看书后的残局,父母可以说:“哎呀,图书宝宝,是哪个小粗心把你丢这儿了,想回家了吧,我送你回家好吗?”一番自言自语后,家长把玩具拾起来,轻轻放回原处。孩子开始很好奇,也学着做,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轻拿轻放,每次看好图书、玩好玩具,都自觉把书和玩具收好放好,在模仿中孩子进步了,有了责任心。
2. 强化幼儿责任行为
对孩子积极的责任行为及时强化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途径之一。孩子的责任行为常常表现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比如:自己刷牙洗脸、收拾玩具、整理衣服等等。家长要善于观察,从一日活动的小事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强化,让孩子的偶然行为变为自觉行动。强化孩子的责任行为还可以采用卢梭的自然后果惩罚法,即让孩子承担由于自身不负责任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体会并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比如,当孩子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任务就会被老师批评;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就会导致别人的不信任等。通过自然后果处罚对提高孩子做出责任行为的自觉性是有一定效果的,但这一方法需要用得恰当才能有好的成效。
二、从小事做起,赋予幼儿任务
1. 家庭值日生
当值日生是每个孩子都盼望的,在他们看来,值日生可以帮老师做事,还可以管小朋友,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在家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加强引导,让孩子懂得如何做好这件事,并在实践中让孩子感受到要想管好别人,自己首先要遵守规则,做好榜样。例如,开展家庭种植活动,每周可利用双休日安排由孩子值日,负责安排家庭成员给花浇水,搬出去晒太阳,记录植物每天的生长情况。在做值日生的过程中,孩子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这种对植物的责任心也会迁移到更多方面。
2. 家庭小老师
孩子回家常喜欢学老师的模样,借此机会,家长不妨让孩子每天在家做一次小老师,让孩子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教会家长。带着这样的任务,孩子上学时多了一份专心,有了一份责任心,还增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交流,孩子的责任心也从自我发展为对他人负责。
三、加强学习,保持教育一致性
1. 加强学习沟通,了解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
家长应经常主动阅读一些有关促进幼儿身心正常发展的教育书刊,学习一点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要与教师经常沟通,了解幼儿园是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知道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尽量自己来教养孩子,利用空余的时间多学习,多交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要认识到: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孩子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加强沟通,针对幼儿的特点及其家庭情况制订出一套符合自己孩子的责任心培养方案,在教育思想上保持一致,这样,孩子的责任心才能较快地发展起来。
2. 提出明确要求,让孩子学会担当
对孩子在家中应当自己做的事,家长要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要求和范围。如要求幼儿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玩具玩好要自己收拾好;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能说话不算数;凡是自己能做的事,要负责任地做完,不能让别人来替你收尾;做错了事情不逃避责任,勇于承担后果和弥补过失;等等。同时,家长还应及时将孩子在家的一些行为向老师汇报和咨询,这样才能让双方在教育孩子时做到心中有数。家长要明白,责任心的培养只有在实践体验中才能提高,事事包办代替,替孩子承担责任,则会造成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原载于2012年第1期《早期教育》家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