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高翔: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发表时间]:2014-04-22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中国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旨归,以推动理论创新、学术繁荣为职责,以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为追求。

  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归根到底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出能体现中国立场、中国精神、中国水平的研究成果。要实现这一目标,掌握学术标准的制定权是根本,掌握学术成果的评价权是关键。如果我们在什么是学术、什么不是学术;什么成果为优,什么成果为劣这些基本问题上,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不具备必要的话语权,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学术研究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领,形成不了自己的合力和特色。经过新中国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的发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学术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前提。

  争论中的学术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我国开始有意识地吸收、借鉴国际学术评价机制,逐渐形成了以期刊、机构为重心的学术评价体系,以期刊、专著的发文数量和等级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这套评价方法,对于方便科研管理、激励科学研究、推动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过分偏重量化指标。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通常以影响因子、转载率等量化指标作为评价论文质量和学术期刊等级的核心标准,这一做法有其合理性。量化指标的确是评估科研成果优劣的必要参考,有助于保持学术评价的客观性,而且便于操作。但也要看到,量化指标有其局限性,不足以全面衡量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例如,一些绝学研究成果,其转载率、影响因子往往无法和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相比,但其在文明传承中具有独特价值,这是量化指标很难反映的。事实上,引用率高的论著,未必是上乘之作;引用率低的论著,未必缺乏学术含量,有的还是填补学术空白、开辟学科新天地的扛鼎之作。因此,过分偏重量化指标,看似客观、公正,其实隐含着深刻的不公。而当前,我国存在着过度量化之弊。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评价,重数量轻质量;对学术期刊、学术出版社的评价,过分推崇转载率、影响因子,忽视其学术责任与学术担当。对这一倾向,学术界有必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二是脱离科研实际。当前的学术评价,在评价者和研究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存在着评价脱离科研实际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过程缺乏学者包括期刊编辑的参与,变成评价者单方面的行为,研究人员对学科发展的看法和意愿在评价结果中很难得到体现;二是评价体系过于笼统,没有充分顾及到不同学科的独特性。事实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传统的主流学科(如历史学、经济学等),差异很大,用一个指标体系,很难反映不同学科发展的真实状况。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必须立足学术发展的实际,体现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意志。

  三是人为因素干扰。学术是千秋之事,学术评价关系千秋。当前,学术界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现象蔓延,而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健全、评价标准的不透明、评审过程的不公开、学术监督机制的缺位,导致权力寻租、金钱交易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为提高影响因子,一些学术期刊负责人忙于跑关系、搞公关,期刊间搞互相转引,甚至强迫作者承诺自己的文章刊发后被转载,不但败坏学术风气,而且损害了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再如,同行评议原本是为修正量化评价偏颇的有益尝试,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发生了扭曲,评审专家遴选的不透明,少数评审专家不能严格按照学术质量进行独立、公正的评审,往往以亲疏远近、权力大小和个人好恶作为评判的依据,从而动摇了同行评价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四是缺乏导向性。学术评价的过程,也是学术引领的过程。学术评价通过对科研成果、发表平台、研究机构确定等级、明确优劣,影响学者的研究取向,从而实现对学术的引导。一个健全而成熟的学术评价体系,必须有自己的价值立场,必须回答学术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必须通过公正、客观、内行的评价,指出学术研究的成败得失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向,绝不是“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如果我们片面追求学术评价的所谓独立性和中立性,放弃引领学术的使命,以量化指标代替对学术方向的思考,以笼统标准代替对学科发展的精细化分析,听凭非学术因素对评价的干扰,我们的学术评价最终会迷失在“学海”之中,随波逐流,找不到出路。事实上,加强学术评价的导向性,是当前我国社会科学评价亟须解决的问题。

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坚持正确的学术方向,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利于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有利于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和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平等的、有尊严的对话与交流,为世界文明的提升贡献中国思想、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第一,理论引领与学术本位的关系。和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阶级性、民族性是任何一个学术流派都不能回避的本质属性。当今国际学坛,“诸家之说,蜂出并作”,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交融、竞争。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学术传统,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时代使命。构建学术评价体系必须服务于这一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术评价中的指导地位,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形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学术中,科学性和阶级性并不矛盾,坚持理论引领和学术本位也不矛盾。我们一方面不能放弃引领学术方向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学术评价简单化为政治评价,而是要贯彻“双百”方针,推动不同学术观点的切磋砥砺、交锋与交流,扶持和保护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要通过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推动学者坚持科学精神、科学原则,用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第二,立足中国与走向世界的关系。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特别是对学术期刊、学术机构的评价,借鉴了不少西方国家的方法。这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缺乏中国声音、中国因素、中国影响力,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期刊评价为例,盲目推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即SSCI,不顾其原本初衷,简单地将其作为期刊和论文评价工具,一些学术期刊以挤进SSCI为荣,一些科研机构对在SSCI期刊发文的学者给予特殊重奖。这种盲目推崇国外指标体系的倾向,源于对SSCI缺乏深入了解,非常不利于学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从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学术的是非得失最终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评价。构建中国学术评价体系,对国外评价方法,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该借鉴的借鉴,该抛弃的抛弃,同时,要立足中国学术的实际,制定自己的评价标准,不片面追求与国际主流学术评价体系接轨,更不能“削足适履”。在此基础上,还要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审视国际学术风云,辨明是非,明确高下,对学术的未来走向发出中国学人自己的声音,这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应有之义。

  第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定量评价客观、准确、易操作,对于保证学术评价的公正性、避免主观随意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单纯量化评价担负不起科学评价的重任。定量评价无法容纳那些难以量化的“影响因子”,一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决不是单纯靠转引率所能判定,往往需要业内专家结合本专业的学术史和当前的研究状态加以仔细的推敲和评估,这就要求将定性评价纳入学术评价体系之中。也就是说,缺少量化的定性评价是主观随意的,而缺少定性的量化评价是残缺不全的。我们要构建的评价体系,应该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充分掌握数据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深刻的本质分析与概括,努力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动态平衡。

深化学术评价体系改革

  中国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旨归,以推动理论创新、学术繁荣为职责,以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为追求。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同行评议是一种被国内外广泛运用的学术评价方法。这种最早被西方国家用于专利审查、之后被推广至学术书刊出版的评价制度,经过200多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包括专家遴选、匿名评审、集体表决、公开讨论在内的评价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和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同行评议制度引入中国后,对推动学术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同行评议的积极作用,要完善专家遴选机制,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学术成就、评议水平和学术道德来确定专家人选,避免外行评价内行,避免学术评价的低水平和随意性。学术期刊、学术著作出版要进一步加强双向匿名评审和专家回避制度,遏制人情关系和利益关系对同行评议的干扰,提高同行评议的公正性。应建立学术评价申诉和责任追究制度,为被评议人提供申辩的渠道,追究评审专家的渎职行为,对评审中的权钱交易、拉帮结派、营私舞弊等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第二,强化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在现代学术发展中,学术期刊历来是前沿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在引领学术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欧美学术界,在何种档次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也是衡量学者研究能力的重要依据。要增强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关键在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杜绝关系稿、人情稿和金钱稿,培育和树立学术期刊的公信力。为此,要建立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和期刊内部的多层级审稿制度,通过严格的审稿流程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要推动编辑部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办刊,建立一支讲政治、懂理论、通学术的高素质编辑队伍,提高编辑“沙里淘金、点石成金”的学术甄别能力和稿件处理能力,让学术期刊在学术成果的评价中,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第三,丰富学术评价内容和手段。有学术活动,就有学术评价。学术评价既要面向个体研究者,也要扩宽视野,将评价范围扩展至学科、智库、高校、地区,乃至国际学术界以及网上学术活动。对学术机构,既要开展科研成果评价,也要进行学术人才、学术团队、学术风气评价。在评价体系上,要实现指标和手段的多样化,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读者评价与编辑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同时,要注意听取评价对象的意见。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学术评价方法,将网上影响力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和远程视频评审,建立专家数据库,开通网络举报渠道,使学术评价在阳光下运行,经得起大众的审视和检验。

  第四,建立独立、公正、权威的学术评价机构。主持公道,折衷至当,应该成为学术评价追求的境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独立、权威的学术评价机构,以规避评价对象、利益群体的非学术干扰。在当代中国,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评价机构,必须具备几项基本条件: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和理论方向,对学术发展规律、发展现状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认清自己的学术使命和学术担当;有比较完备的学术资料数据库和调查分析平台,有比较健全的学术评价标准、评价制度和评价流程;有一支忠诚、敬业的专业化学术评价队伍,在学术界拥有较强的公信力、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真正承担起对学术发展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重任。

  总之,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造中国学术话语权、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任重道远,需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18日第585期 作者: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