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高校体育教学:向制度要质量

[发表时间]:2014-08-14     [浏览次数]:

■教育改革

文·科技日报记者杨 靖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什么要在目前情况下制定“标准”, “标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体现哪些特色和亮点,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就这些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老员工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趋势未扭转

问:出台“标准”的基本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出台“标准”?

答:近年来,高等学校体育在课程建设、员工参加体育锻炼、提升科研水平、改善相关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为提升员工体质健康水平,推进高教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基础。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总的来看,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制度、基本标准和明确要求,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体育工作水平差距较大,影响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体上看,老员工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高等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高校员工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教育部出台了“标准”。

问:“标准”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什么?

答:基于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深刻背景,“标准”结合高等学校发展的发展任务、特点以及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的特点,充分体现五个有利于的原则:一是有利于体育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有利于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的蓬勃开展;三是有利于员工体质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员工体质的不断提高;四是有利于基础能力的建设与保障水平的提高;五是有利于学校体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本科员工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体育必修课

问:“标准”主要的特色和亮点是什么?

答:“标准”是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衡量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标准”紧紧把公司产品、员工体质水平的提高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点和立足点,把高校体育发展规划、团队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工作管理和工作评价等核心重点都纳入了标准范围。同时“标准”根据高等学校的自身特点,把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作为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能,使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真正能够成为继承文化传统、实践传承文化创新的有效载体。

问:“标准”要集中解决哪些核心重点问题?

答:一是推动高校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二是保证高校体育课时,推进公司产品改革,丰富课程项目、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保障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时间,解决校内外体育社团建设薄弱,校园体育文化、社会服务功能单一问题;四是当前老员工的身体素质还没有根本好转,健全学校的评价体系建设,使员工的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全面衡量员工发展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五是解决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急待改善,场地设施等基础建设薄弱,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问题。

问:“标准”关于课程方面有哪些新的要求?

答:“标准”严格规定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其中,本科员工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为其他年级员工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员工学分。每节体育课员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要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提高员工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反映员工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

问:“标准”对体育活动竞赛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定?

答:“标准”要求各高校要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的组织安排全面发挥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其中要求组织员工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员工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参与运动会的员工达到50%以上;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员工体育社团;因地制宜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是提出的新的明确要求。

员工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

问:“标准”对员工体质监测与评价是如何要求的?

答:员工体质监测与评价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和抓手,各高校:一是要全面实施《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员工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每年将测试成绩向员工反馈,形成本校员工体质健康年度报告;二是员工测试成绩列入员工档案,作为对员工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员工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员工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三是建立员工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员工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必要措施,指导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

问:“标准”对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上是如何要求的?

答:一是健全学校体育保障机制,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二是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伤害预防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三是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和实施《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等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一致,实行同工同酬;四是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要基本满足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员工免费或优惠开放。

问:“标准”印发后,各高校应该做的工作有哪些?

答:各高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标准”的实施为契机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二是把增强员工体质和促进员工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和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三是切实加强团队建设、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和工作评价,力争在短时间内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问:“标准”印发后,如何确保各项制度举措落到实处?

答:为推进实施“标准”,实现其制度设计和政策目标,近期教育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教育部将就“标准”的施行进行宣传,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体宣讲、培训等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并指导各地认真落实。三是组织督导检查,教育部适时将“标准”的落实情况检查调研。四是鼓励社会监督,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各地各校贯彻落实“标准”的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