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普通高校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15-10-08     [浏览次数]:

普通高校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与探索

-----以娱乐网站白菜网站大全为例

陈建华 

(娱乐网站白菜网站大全,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本文阐述了普通高校参与体育硕士联合培养重要意义:一是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二是专业学位培养特点决定了重在体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三是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是提升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品质的有效途径;四是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是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举措。回顾普通高校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领导重视,明确实践任务是做好联合培养基础;组织兼职导师研讨是教学实践指导重要环节。

关键词: 普通工科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大型体育赛事与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为14TYD001。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陈建华(1962-),男,江苏如东人,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心理学、体育文化研究等。Tel: 13851851739 E-mail cjh@njtech.edu.cn,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娱乐网站白菜网站大全, 210009

    为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经娱乐网站白菜网站大全与上海体育部协商,于2011年3月在公司建立了体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四年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必须在充分认识普通高校参与体育硕士联合培养重要意义基础上,进行有效实践探索。

1探索体育硕士联合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1.1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传统硕士公司产品主要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与科研人才,由于体育部多数体育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专业出身,虽致力于体育科学研究许多年,但跨学科知识掌握有限,导致了不能很好地引导员工进行跨学科方面研究,员工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研究方向和领域都会受到导师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思路和视野。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和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研究生就业方向更多地转向教学和科研实际工作单位。公司产品必须顺应这种变化,重新审视和定位研究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研究生类型结构,从培养学术型向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作为普通理工科学高校,一方面通过每年接收一定量的体育硕士生充实到学校体育团队队伍,以检验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借助于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协助体育部完成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实践技能的培养任务,实现国家在研究生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有益尝试。

1.2专业学位培养特点决定了重在体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不同于学术类研究生教育培养,前者重点培养他们体育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较为正规的高水平体育运动与训练的应用型人才[1]。由于体育学科显著特点在于实践性,员工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只有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实践,才能加深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吸收。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大多缺乏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而体育院校的导师长期在体育院校工作,对于普通理工科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及运动竞赛与训练、校园群体体育活动组织等缺少实践体验,对普通高校老员工体育行为与运动技能了解和研究不多。通过在普通高校建立实践教育基地,让他们进入普通高校实地了解并亲身实践大学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在实习期间,通过这一堂堂体育教学课、一次次员工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一场场普通生运动队训练和竞赛指挥,体验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实践,从中积累实践经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那是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1.3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是提升复合型体育人才品质的有效途径

    普通理工科高校团队力量上有其独特优势,建立体育硕士联合培养机制,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为跨学科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际,过去单一“一生一导师”培养模式,造成了体育硕士生具有较强体育专业性,而缺少学科知识的广泛性,知识面不宽,就业时产生了困难。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体育已有了巨大发展空间,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岗位,所需体育人才,不局限于只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而是需要具备更丰富的、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体育人才。[2]由于就业多元化,他们毕业后不一定非要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职业,如果有意向从事体育产业或体育经济管理领域工作,可以聘请联合培养基地的经济和人文学科教师担任兼职导师。因为随着现代体育科学发展,除传统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史研究,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全民健身作为体育产业发展和扩大消费的基础。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体育健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为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体育产业将是今后加以重视和发展行业,可借助于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形成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营销学及体育动作组织学等新兴学科,促进了现代体育学科更加完善,逐步形成一种跨越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综合性学科。[3]在公司产品上采取学科交叉、融合和渗透,使员工可以拓宽研究领域,开阔视野,学会从全局角度正确地看待体育现象和体育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具备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品质,这样更有利于员工形成核心就业竞争力。

1.4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是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举措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大多从事单一的体育教学,少量担任兼职教练员从事员工业余运动训练和比赛,工作性质决定了科研潜力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和重视,多数表现为技能型和教学型,缺乏教育科学理论功底,教学科研能力和意识不强,科研参与度不够,甚至很少有教师主动关注体育科研前沿性成果。普通高校缺乏体育学科带头人,难以形成强大的体育科研团队。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聘请教师参与指导公司产品,有更多机会与体育院校的同行交流学习,有效地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研究思路和视野,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建立与上体联合培养体育硕士举措,是加强公司体育团队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环节,让普通理工科高校体育教师初步了解指导硕士生的基本常识和工作规范及对自身素质要求,增强提升综合素质的紧迫性,为了下阶段学校体育部依托兄弟学院硕士点平台,申报体育硕士方向打下良好基础,通过不断实践,更好地凝练今后公司体育学科研究方向,形成至少三个方向以上团队。

2 娱乐网站白菜网站大全参与体育硕士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

    四年实践表明,无论前来实习生,还是上海体育部领导对娱乐网站白菜网站大全组织的实习安排,给予高度评价,实习生很好地抓住公司“承办重大赛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校园专项体育活动联赛、员工阳光长跑活动”等契机,从实践中获得了收获。在公司进行实践教学学到了课本上或所在学校所学不到知识,对他们能力提升和敬业精神培养很有帮助,为毕业后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笔者认为,取得成效有以下几点因素:

2.1领导重视,明确实践任务是做好联合培养的基础

    四年来上海体育部先后安排了四批计17位体育硕士来校进行了三个月或半年的教学实践实习,来时上体领导亲自参加实习生与导师见面会,明确实习期间主要任务。必须过三个关:“即教学关、科研关和社会工作关”。所谓教学关,就是要掌握高校体育教育与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规范,协助相关导师搞好体育专项教学,要从最基本的教案准备、场地器材检查、专项基本技术动作的示范、教学方法与艺术、教学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所谓科研关,就是要利用基地高校良好的图书馆网络资源,积极查阅资料,结合学校的“专项体育教学、运动队的训练、竞技体育赛事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进行调查和思考,争取完成二篇小论文,提升科研能力。所谓社会工作关,就是体育教师角色不仅是一名教师,而且积极参与到基地学校各项活动组织、指导和服务,加强与基地学校其他体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校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实现员工到实习教师角色的转变,虚心向在职教师学习,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主动了解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规范和工作要求,争取在实习学校学有所得,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联合培养基地指导教师紧紧围绕“三关”,和实习生一起制定三个月或一个学期实习计划:在体育教学上,抓住“专项课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案组织、随堂观摩和协助教学、撰写专项课教案、试讲和亲自组织教学”等环节。在体育运动训练上,安排实习生课余时间,协助教练员带队训练和协助做好外出比赛的后勤工作。在课外员工体育活动指导和组织上,布置系列工作任务,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全校性专项体育竞赛,如竞赛规程制定、参与资格审查、活动前动员、活动组织中预案、活动后总结与评估等,让他们全程参与,提高他们的活动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情处理能力等。

2.2组织兼职导师研讨是做好教学实践指导的重要环节

 第一、召开联合培养专题座谈会  在第一批实习生完成实习之际,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上海体育部研究生处处长吴贻刚、副处长张华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班班主任和辅导员等与基地学校体育部党政领导班子、联合培养指导教师及首批实习生一起,围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进行座谈与交流。第二、召开兼职导师工作研讨会  2014年10月召开了上海体育部体育硕士兼任导师工作研讨会,主要就体育硕士在实习期间,接受体育实践教学和硕士论文方向的选择、论文开题与论文写作等环节研讨,进一步明确了硕士生实习期间,必须完成的各项教学实习任务和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适当地安排有导师在场的教学任务,帮助他们了解体育教学常规,同时了解实习生硕士论文方向的选择、开题报告准备、体育科学论文写作等,真正起到一定指导和帮助作用。研讨会上还就体育硕士论文开题事项进行部署。第三、组织兼职导师工作交流会  2015年1月在第四批学习生完成了教学实践后,及时召开了上海体育部体育硕士兼职导师工作交流会,实习基地8位指导教师分别汇报了对所指导的研究生在教学实习期间,在“体育教学、体育运动训练、论文选题与开题、课外群众活动指导与组织、参与重大体育赛事组织和省29届高校体育科学报告会务接待”等中表现。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强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该较好地掌握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学与训练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熟悉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实际工作[4]。对照要求,还需要体育部和联合培养基地学校导师在今后指导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落实,使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上探索一条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高水平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霍红,杨洋等.“技、实、能、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司产品模式研究[J]. 成都体育部学报,2014(5):81-84.

[2]梁正瀚.老员工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以体育专业为例[J].出国与就业,2011(10):17.

[3]苗春竹等.黑龙江省高校跨学科体育硕士公司产品研究[J]. 哈尔滨体育部学报,2014,32(4): 57-61.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Z].学位[2005]8号

备注:体育科学研究其实更多的是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实践,从现实工作中加以思考,也许能在宣传学校工作的同时,提高了自身对所从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自己的文字水平。